首页成语词典突梯滑稽突梯滑稽的故事

突梯滑稽的成语故事


拼音tū tī huá jī

基本解释突梯:圆滑;滑稽:圆转随俗。形容委婉从顺,圆滑随俗。

出处战国·楚·屈原《卜居》:“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暂未找到成语突梯滑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突梯滑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上树拔梯宋 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引宋 黄庭坚与兴化海老手帖:“此事黄龙兴化亦当作助道之缘,共出一臂,莫送人上树拔却梯也。”
上楼去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上竿掇梯
东冲西突《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偷懒耍滑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6章:“做这种事谁也不再提平常他们最看重的工分问题,更没有人偷懒耍滑。”
刁滑奸诈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晋书·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抄》第六卷:“今世俚语:‘前人失脚,后人把滑’,即汉谚“前车覆,后车戒‘之义也。”
努牙突嘴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你哭啼啼。”
去梯之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表传》:“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反唇相稽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说要回来,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唐突西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唐突西施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墨突不黔东汉·班固《答宾戏》:“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孔席墨突《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左冲右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异军突起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徙薪曲突《汉书·霍光传》:“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怨府祸梯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手滑心慈清·袁枚《与林远峰书》:“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拜手稽首《尚书·益稷》:“皋陶拜手稽首。”
挺胸突肚
无稽之言《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无稽之谈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曲突徙薪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曲突移薪清·李渔《玉搔头·媲美》:“曲突移薪计未忠,焦头烂额敢居功。”
有案可稽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以及反对任何外国控制中国等等,这是有案可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