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白鱼赤乌白鱼赤乌的故事

白鱼赤乌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yú chì wū

基本解释为祥瑞之兆。

出处《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暂未找到成语白鱼赤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鱼赤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品白衫
一唱雄鸡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一寸赤心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诗:“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存赤心惟报国。”
一清二白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一片赤心清·洪昇《长生殿·契游》:“一日圣上见了,笑问此中何有?俺就对他说,惟有一片赤心。”
一穷二白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5回:“何出此言,大将军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三写成乌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三复白圭《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
三清四白
不分皂白《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不分青白见“不分皂白”。
不分青红皂白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不到乌江不尽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较胜争强,眼红喉急,分明似孙庞斗智,赌个你死我活,又如刘项争天下,不到乌江不尽头。”
不到乌江不肯休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
不到乌江心不死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
不明不白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李生)常与这些轻薄少年,成群结队,驰马试剑,黑夜里往来太行山道上,不知做些甚么不明不白的事。”
不清不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所以设下这个毒法儿,要把我拉在浑水里,弄一个不清不白的名儿,也未可知。”
不白之冤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2回:“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
不问皂白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
不问青红皂白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丛雀渊鱼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东兔西乌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东方将白
两头白面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
两鬓斑白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关住门,立在脚地上,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