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鸟南栖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è niǎo nán qī
基本解释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筑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
出处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葫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暂未找到成语越鸟南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越鸟南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枕南柯 |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 |
一枝一栖 | |
一枝之栖 |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一栖两雄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
一石二鸟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
三寸鸟,七寸嘴 | |
上南落北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
不可逾越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不越雷池 | 晋·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不越雷池一步 |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 |
东南之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
东南之秀 |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东南之美 | 晋·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东南之美,曩惟延州;显允陆生,于今鲜俦。” |
东南半壁 |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
东南竹箭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东南雀飞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东箭南金 |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
东西南北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东西南北人 | 《礼记 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 |
东西南北客 | 参见“东西南北人”。 |
东西南朔 | |
乌鸟之情 | 三国·魏·文钦《降吴表》:“钦累世受魏恩,乌鸟之情,窃怀愤踊。” |
乌鸟私情 | 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
乘舆播越 | 《晋书·苻丕载记》:“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泓冲继凶于京邑,致乘舆播越,宗社沦倾。” |
云屯鸟散 |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 |
代越庖俎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