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邪陷正的成语故事
拼音dǎng xié xiàn zhèng
基本解释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出处《旧唐书·宋璟传》:“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暂未找到成语党邪陷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党邪陷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本正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一板正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上梁不正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
不偏不党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兼爱下》:“《周诗》曰:王道荡荡,不偏不党。” |
不务正业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
不当不正 | 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前。” |
不正之风 |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
严气正性 | 《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
中正九品 | 《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
中正无私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中正无邪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
义正词严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
义正辞严 | 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
义正辞约 | |
乖僻邪谬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
九品中正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 |
以党举官 | 《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 |
以正视听 |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 |
伐异党同 | 《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
作古正经 |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
侃然正色 | |
光明正大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
党同伐异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
党同妒异 |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
党坚势盛 | |
党恶佑奸 | 元·耶律楚材《辨邪论序》:“党恶佑奸,坏风伤教,千载之下,罪有所归。” |
党恶朋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9回:“其有党恶朋奸,甘为逆羽,杀无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