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卒岁的成语故事
拼音yōu yóu zú suì
基本解释悠闲度日。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暂未找到成语优游卒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优游卒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卒之田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
一岁三迁 | 《南史 到儰传》:“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 |
一岁九迁 | 《南史·到撝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
一岁再赦 | 宋·范祖禹《唐鉴》卷三:“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
一岁载赦 |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
一日三岁 | 《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一游一豫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 |
一豫一游 | 明·宋濂《阅江楼记》:“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
万岁千秋 | 《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
不忍卒读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
东游西荡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他因没事干管理,东游西荡。” |
东游西逛 |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
东荡西游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焦赞不肯歇息,邀军校乘着月色,东荡西游。” |
丢卒保车 | 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
丧胆游魂 | 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
丰年稔岁 | 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祥,产禾苗丰年稔岁。” |
为德不卒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
乌合之卒 | 《梁书·羊侃传》:“今驱乌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虏马饮淮,矢集帝室,岂有人臣而至于此?” |
乌衣之游 |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
争先士卒 | 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云游天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
仓卒主人 |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四卷:“有仓卒客,无仓卒主人。” |
仓卒之际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
仓卒从事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 |
仓卒应战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只有不肯退却,仓卒应战(例如硝石战斗),表面上似乎在力争主动,实际上是被动的。” |
以日为岁 | 宋·张孝祥《迎嘉显孚济侯求雨文》:“望神之来,以日为岁,飚舆在望,亦既劳止。” |
优劣得所 | |
优哉游哉 | 《诗经 小雅 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