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沾体涂足沾体涂足的故事

沾体涂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ān tǐ tú zú

基本解释沾:浸湿、浸染;涂:泥。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


暂未找到成语沾体涂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沾体涂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乱涂地宋·苏洵《管仲论》:“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一体同心《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周易·系辞上》:“二人凡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一体知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
一体知照
一塌糊涂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一塌胡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一夔已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一失足成千古恨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心同体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
一手一足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一榻胡涂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一败涂地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
七足八手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万民涂炭《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三位一体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三分鼎足《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三足鼎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八十一梦·第72梦》:“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不一而足《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不壹而足《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
不成体统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3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不知大体《旧唐书·田弘正传》:“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报。”
不识大体《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不足与谋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不足为凭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不足为外人道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为奇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