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搜肠润吻搜肠润吻的故事

搜肠润吻的成语故事


拼音sōu cháng rùn wěn

基本解释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

出处唐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暂未找到成语搜肠润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搜肠润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东搜西罗许地山《空山灵雨 补破衣的老妇人》:“我们所为,原就和你一样,东搜西罗,无非是些绸头布尾,只配用来补补破衲袄罢了。”
丢心落肠
九回肠梁简文帝《应令》:“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唐 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风微烟澹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九回肠断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九曲回肠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于民润国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
云布雨润《宋书·夷蛮传·诃罗驼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
云蒸础润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山云蒸,柱础润,伏岑掘,兔丝死。”
倾吐衷肠
倾肠倒肚《朱子语录》:“圣人肚肠,更无许多廉纤缠绕,丝来线去。”
倾肠倒腹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乌巨行禅师法嗣》:“若是临济儿孙,终不依草附木,资福喜见,同参今日,倾肠倒腹。”
儿女心肠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儿女心肠。”
兜肚连肠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冰清玉润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 梁 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冰肌雪肠清·孔尚任《桃花扇·筵席》:“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
刚肠嫉恶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刨树搜根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至于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真个的,还把有用精神置之无用之地,费这闲心去刨树搜根不成?”
别具心肠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全国抗日高潮必然要走向抗战。……唯独蒋介石先生别具心肠,硬要在日寇进攻绥东之际,拒绝东北军请缨抗日,强迫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继续进行内战。”
别具肺肠张难先《中华民国政府成立》:“维袁氏别具肺肠,不易为合理之解决。”
别有心肠鲁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别有肺肠《诗经 大雅 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郑玄笺:“自有肺肠,行其心中之所欲。”
刮肠洗胃《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刮腹湔肠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6回:“不晓要怎样改头换面,刮腹湔肠,才能博得美人欢心。”
割肚牵肠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7回:“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阵败,定然割肚牵肠,眼中流血。”
口吻生花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五卷引《白氏金锁》:“张祜苦吟,妻孥唤之不应,以责祜。祜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
古道热肠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吞刀刮肠《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呕心抽肠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哭到几时,才是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