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贤远佞的成语故事
拼音lǐ xián yuǎn nìng
基本解释礼:表示敬意;远:疏远;佞:善于运用花言巧语献媚的人。敬重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献媚的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
暂未找到成语礼贤远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礼贤远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三期贤佞 |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
三茶六礼 |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
不远万里 | 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
不远千里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丑声远播 |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
东阁待贤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
两贤相厄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
为期不远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为期不远,你等着瞧罢。” |
主贤臣良 | 唐·白居易《敢谏鼓斌》:“声闻于外、以彰我主贤臣良。” |
举善荐贤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举贤任能 |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
举贤使能 | 《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
亲贤远佞 | 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三卷:“尔其尊师重傅,亲贤远佞,非礼勿贱,非义勿行。”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以礼相待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 |
任人唯贤 | 《尚书 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
任贤使能 | 《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汉·王充《论衡·自然》:“舜、禹承安继治,任贤使能,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
任重至远 | 《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任重致远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任重道远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众建贤才 | 宋·王安石《上时政疏》:“盖夫天下至大器也,非大明法度,不足以维持;非众建贤才,不足以保守。” |
优贤扬历 |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遂兴无为之治,优贤扬历,表善绌恶,遵九德以绥民,崇晏晏之惠康。” |
优贤飏历 | |
使贤任能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吾使贤任能,各殊其事,孤虚心高望,冀闻报复之谋,今咸匿声隐形,不闻其语,厥咎安在?” |
俭不中礼 | 《诗经 唐风 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
倨傲无礼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且说唐玄宗因内监冯神威奏言安禄山不迎接诏书,倨傲无礼,心中甚怒。” |
傲慢少礼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