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貌合情离貌合情离的故事

貌合情离的成语故事


拼音mào hé qíng lí

基本解释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


暂未找到成语貌合情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貌合情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匡九合《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一厢情原
一厢情愿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一往情深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一拍即合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一相情原
一相情愿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厢情愿’。”
一见钟情清 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一见锺情
一貌倾城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张郎不成,李郎不应,十人见我九人憎,羞杀我一貌倾城。”
一貌堂堂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一迎一合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七情六欲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回:“至求仙一事,无非远离红尘,断绝七情六欲,一意静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万变不离其宗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对任何人,无论相识不相识的,总是一套话。言论有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三句不离本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三句话不离本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上情下达《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下情上达语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不即不离《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不可名貌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不可须臾离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
不合实际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凡是主观主义的,不合实际的,都是错误的。”
不合时宜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不徇私情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不念旧情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否则我上台后可不念旧情,就算你们跪下来求我,我起码也得把你们送进集中营。”
不情之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