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斤斤计较斤斤计较的故事

斤斤计较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 jīn jì jiào

基本解释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暂未找到成语斤斤计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斤斤计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家一计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把似你守着一家一计,谁着你收拾下两妇三妻。”
一家之计
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心一计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一步一计
万全之计《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不可以道里计章炳麟《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周秦诸子,比那日本的物茂卿、太宰纯辈,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
不可胜计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
不计其数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不露斤斧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巧匠施工,不露斤斧。”
东窗计《剪灯新话 天台访隐录》:“建炎南渡多翻覆,泥马逃来御黄屋……东窗计就通和好,鄂王赐死蕲王老。”
临危自计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为万安计
争斤论两
人急计生元 施惠《幽闺记 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人极计生《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那人急了,正好没出豁,却见明晃晃一把劈柴斧头,正在手边,也是人极计生,被他绰起,一斧正中刘官人面门。”
从长计议元 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且待女孩儿到来,慢慢的与他从长计议,有何不可?”
从长计较《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以计代战
先计后战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划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计巧者也。”
六出奇计《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
兼权尚计荀况《荀子 不苟》:“兼权之,孰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兼权熟计《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减灶之计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分斤拨两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分斤掰两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