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晨兢夕厉晨兢夕厉的故事

晨兢夕厉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én jīng xī lì

基本解释谓终日勤勉谨慎。

出处《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暂未找到成语晨兢夕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晨兢夕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夕一朝《朱子语类》卷十三:“所以圣人垂戎谓:臣弑父,非一夕一朝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一旦一夕《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一朝一夕《周易 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业业兢兢《后汉书·明帝纪赞》:“显宗不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晋书·潘尼传》:“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一日万机,业业兢兢。”
严词厉色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亡不待夕
亡在旦夕《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今夕何夕《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今夕有酒今夕醉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诤论,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决心去及时行乐,今夕有酒今夕醉!”
偷安旦夕三国魏·钟会《移蜀将吏士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俱碎。”
兢兢业业《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兢兢乾乾《新唐书 独孤及传》:“兢兢乾乾,以徼福于上下,必能使天感神应,反妖灾为和气矣。”
兢兢干干
兢兢战战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兢兢翼翼三国 魏 曹植《卞太后诔》:“恒劳庶事,兢兢翼翼,亲桑蚕馆。”
兼功自厉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丹传》:“每岁农时,辄载酒肴于田间,候勤者而劳之,其堕懒者耻不致丹,皆兼功自厉。”
再接再厉唐 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
匪伊朝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我有志,匪伊朝夕。”
匪朝伊夕《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
危在旦夕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即温听厉《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厉世摩钝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高祖所以厉世摩钝也。”
厉兵秣马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厉兵粟马《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厉精为治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厉精图治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厉精更始《汉书 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