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故事

望闻问切的成语故事


拼音wàng wén wèn qiē

基本解释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出处《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暂未找到成语望闻问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望闻问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刀切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
一切万物《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
一切众生《大智度论》第27卷:“如佛所说,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
一无所闻
一望无垠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一望无涯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头,千峰错落,一望无涯。”
一望无边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一望无际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一望而知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一线希望丁玲《水》:“他们还留着一线希望,这希望使他们一天一天地瘦起来,然而却一天一天地清醒起来了。”
一问三不知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年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一闻千悟《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得大总持,一闻千悟。”
三推六问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问,吊拷绷扒,打的小人受不过,只得屈招了。”
不切实际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不惜一切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张彪就像扑灭荒火一样,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运动。”
不敢问津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长沮桀溺藕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不求闻达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不相问闻
不相闻问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不耻下问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不负众望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不问三七二十一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5回:“逛窑姐儿的人,倘给老爷查着了,他不问三七二十一,当街就打。”
不问不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不问皂白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
不问青红皂白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不闻不问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不顾一切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丙吉问牛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楚王轼怒蛙,以昆虫之敢死;丙吉问牛,恐阴阳之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