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拖拖沓沓拖拖沓沓的故事

拖拖沓沓的成语故事


拼音tuō tuō tà tà

基本解释指衣服松松垮垮,不合体。形容做事拖拉。

出处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只好放弃了本业,换上套拖拖沓沓旧军装,‘投笔从戎’作个后方留守处不足轻重的军佐。”


暂未找到成语拖拖沓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拖拖沓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垂朱拖紫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带水拖泥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怀金拖紫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拖人下水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拖人落水《西湖二集·寄梅花鬼闹西阁》:“杨谦因建之妻子有吃醋拈酸之病,恐明日惹柳氏嗔怪,说他拖人落水,因此不敢兜揽。”
拖儿带女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拖后腿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16章:“咱们官渠岸的风水不好,两家富户拖后腿,互助合作走不到人家头前。”
拖天扫地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穿的那衣服拖天扫地的,一脚踹着,不险些儿绊倒了。”
拖家带口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拖拖拉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拖油瓶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拖泥带水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拖浆带水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拖男带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就是我这师傅,不辞年高路远,拖男带女而来,他也是为好。”
拖男挟女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拖紫垂青《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拖金委紫沈钧儒《挽某君殉难》诗:“十年说法伤心事,一例捐生抗战时。愧杀伪京奴妾辈,拖金委紫只行尸。”
拖青纡紫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拖麻拽布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二折:“俺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的拖麻拽布人。”
拽布拖麻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拽布拖麻,奠酒浇茶,只索浅土儿权时葬下。”
拽象拖犀元 无名氏《大战邳彤》第一折:“凭着我拽象拖犀胆气雄,更那堪武艺精,怕什么奸贼巨鹿狠邳彤。”元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二折:“我可也杀人放火偏能惯,拽象拖犀气力高。”
改口沓舌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
施绯拖绿清曹寅《呼卢歌》:“袒呼不辨王与李,施绯拖绿须眉张。”
杂沓而至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横拖倒扯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张千、李万见焦员外来问,不由分说,横拖倒扯捉进府门。”明·徐渭《英烈传》第十六回:“[也先]谁知身子一侧,侧下马来,凑巧脚镫缠住了一只脚,被马横拖倒扯。”
横拖倒拽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横拖竖拉陆文夫《荣誉》:“可是文教委员是个大块头,打篮球的一等好手,横拖竖拉地就把方巧珍顶到大礼堂门口。”
横拖竖曳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