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怠惰因循怠惰因循的故事

怠惰因循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i duò yīn xún

基本解释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出处唐·韩愈《答殷侍御书》:“愿尽其学,职事羁缠,未得继清,怠惰因循,不能自疆(强)。”


暂未找到成语怠惰因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怠惰因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不因不由《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西门庆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观看。”
不因人热汉 刘珍《东观汉记 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事出有因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互为因果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倒因为果
倒果为因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兰因絮果清 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前因后果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勿怠勿忘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卿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勿待勿忘!”
因乌及屋《尚书大传·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因事制宜西汉 班固《汉书 韦贤传》:“明王之御世也,遭时为法,因事制宜。”
因人制宜李欣《老生常谈·以人为鉴》:“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人制宜。”
因人成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因人而异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因任授官《韩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因公假私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因公行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宠传》:“断狱者急于蒡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
因其固然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因势乘便汉·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因势利导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因噎废食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因地制宜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因小失大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因小见大
因循坐误曾朴《孽海花》第24回:“照这样因循坐误,无怪有名的御史韩以高约会了全台,在宣武门外松筠庵开会。”
因循守旧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