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负恩昧良负恩昧良的故事

负恩昧良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ēn mèi liáng

基本解释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暂未找到成语负恩昧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负恩昧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决胜负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一夜夫妻百夜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一夜夫妻百日恩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3回:“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相随百步也有徘徊之意,一个热突突人儿,指头儿似的少了一个,如何不想不疼不思念的!”
一饭之恩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亲切友,尚且反面无情,何况一饭之恩,一面之识?”
三折股为良医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三折肱为良医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三折肱,为良医《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上天不负苦心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多辛苦了几次如今却高高中了个第三,可谓上天不负苦心人,文章自有定论。”
不分胜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不弃草昧《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不揣冒昧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
不皦不昧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不负众望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丝恩发怨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太和九年》:“是时李训、郑注连逐三相,威震天下,于是平生丝恩发怨无不报者。”
丧尽天良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主圣臣良《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主贤臣良唐·白居易《敢谏鼓斌》:“声闻于外、以彰我主贤臣良。”
久负盛名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义山恩海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义断恩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义海恩山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义重恩深唐 吕颂《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事出非常,荣加望外,恩深义厚,何以克堪;糜躯粉骨,不知所报。”
乘坚驱良《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
以义割恩《汉书·孝成赵皇后传》:“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
以义断恩《晋书·刘毅传》:“凡所以立品设状者,求人才以理物也,非虚饰名誉,相为好丑。虽孝悌之行,不施朝廷,故门外之事,以义断恩。”
你恩我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你恩我爱,不觉已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