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泣岐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g zhū qì qí
基本解释《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出处《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
暂未找到成语杨朱泣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杨朱泣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下车泣罪 | 西汉 刘向《说苑 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
以紫为朱 | 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
以紫乱朱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伯俞泣杖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
傅粉施朱 |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兼朱重紫 | 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服冕乘祒,兼朱重紫,则若固有之,常如布衣。” |
剖心泣血 | 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劝列位总要把从前的意见捐除。” |
剖肝泣血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
动天地,泣鬼神 |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叩心泣血 | 《宋书 武帝纪上》:“裕等所以叩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 |
可歌可泣 | 明 海瑞《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
可泣可歌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70首:“见案上有见赐于书,哭似村诸绝,情文双至,可泣可歌。” |
向隅之泣 | 宋·陈亮《谢陈侍郎启》:“宁失不经,忍视向隅之泣。” |
向隅独泣 | 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
向隅而泣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吞声忍泣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
吞声饮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垂朱拖紫 | 唐·崔颢《江畔老人愁》:“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
墨子泣丝 |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
如泣如诉 | 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如泣草芥 | 宋 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如诉如泣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8回:“师涓重整弦声,备写抑扬之态,如诉如泣。” |
山走石泣 |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 |
岐出岐入 | |
弄粉调朱 | 宋·周邦彦《丹凤吟》词:“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
恶紫夺朱 | 《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
惊天地泣鬼神 |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惊天地,泣鬼神 | 清 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