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泽
词语解释
草泽
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
英swamp; grassy marshland;
民众中间。
英among commonalty;
引证解释
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带。亦指荒郊。
引《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
汉•王充 《论衡·言毒》:“蝮蛇与鱼比,故生於草泽;蜂蠆与鸟同,故产於屋树。”
唐•高适 《封丘作》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堪作吏风尘下。”
清•刘大櫆 《乞里人共建义仓引》:“而父子兄弟,羸老孤幼,继踵而死,僵尸草泽,骸骨相枕藉。”草野;民间。
引《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 卒, 原宪 遂亡在草泽中。”
《旧唐书·玄宗纪下》:“内外八品已下及草泽有博学文辞之士,各委本司本州闻荐。”
《明史·方伎传·盛寅》:“初, 寅 晨直御医房,忽昏眩欲死,募人疗 寅,莫能应。一草泽医人应之,一服而愈。”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草泽的英雄,结果即使不是做皇帝,至多也不过劫富济贫罢了。”在野之士;平民。
引唐•王昌龄 《放歌行》:“有詔徵草泽,微臣献谋猷。”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唐•草泽 邵棠 上言。”
胡三省 注:“布衣未有朝命者,谓之草泽。”
清•顾炎武 《日知录·制科》:“宋•初承 周显德 之制设三科,不限前资,见任职官、黄衣草泽,竝许应詔。”
国语辞典
草泽
荒野、穷僻之地。亦指乡野民间。
引《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原宪传》:「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
《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七》:「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近草莽 草野
网络解释
草泽
草泽,指荒野;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语出《战国策·秦策四》:“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
草泽是中国民间的一种医病之人。亦称“草泽医人”,俗称“江湖郎中”。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宋元时即已盛行。
分字解释
※ "草泽"的意思解释、草泽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cǎo suǒ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
- yī jīng yī cǎo一茎一草
- yī căo yī mù一草一木
- dīng zhēn kǎi cǎo丁真楷草
- dīng zhēn yǒng cǎo丁真永草
- qī xīng cǎo七星草
- qī zé七泽
- wàn mù cǎo táng万木草堂
- sān jiāng qī zé三江七泽
- sān bái cǎo三白草
- sān lài cǎo三赖草
- sān gù căo lú三顾草庐
- xià zé下泽
- xià zé chē下泽车
- bù qì cǎo mèi不弃草昧
- bù sǐ cǎo不死草
- bù qiū cǎo不秋草
- shì zé世泽
- zhōng zé中泽
- zhōng căo yào中草药
- fēng zé丰泽
- fēng cǎo丰草
- dān cǎo丹草
- lì chūn cǎo丽春草
- lì zé丽泽
- lì cǎo丽草
- wù la cǎo乌拉草
- wū mèi cǎo乌昧草
- wū là cǎo乌腊草
- jiǔ zé九泽
- shū dài cǎo书带草
- shū cǎo书草
- yún shān cǎo云山草
- yún zé云泽
- wǔ dú cǎo五毒草
- rén jìng lú shī cǎo人境庐诗草
- rén fēi căo mù人非草木
- rén zé仁泽
- rén cǎo仁草
- xiān căo仙草
- xiān hè cǎo仙鹤草
- lìng cǎo令草
- yǐ zé liàng shī以泽量尸
- xiū zé休泽
- zhòng căo众草
- chuán cǎo传草
- yú zé余泽
- fó jiǎ cǎo佛甲草
- fó ěr cǎo佛耳草
- fó cǎo佛草
- yī căo fù mù依草附木
- yǐ căo fù mù倚草附木
- yǎn cǎo偃草
- xiān zé先泽
- guāng míng cǎo光明草
- guāng zé光泽
- duì zé兑泽
- tù ér bù chī kē biān cǎo兔儿不吃窠边草
- tù zǐ bù chī wō biān cǎo兔子不吃窝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