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遗
词语解释
孑遗
残存者;遗民。
例三陷之后,城中无孑遗。——《明史》
英survivor;
引证解释
遗留;残存。
引《诗·大雅·云汉》:“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毛 传:“孑然遗失也。”
陈奂 传疏:“《方言》《广雅》皆云:孑,餘也。靡孑遗,即无餘遗。”
《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开辟以来,莫或兹酷。”
唐•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明史·黄凤翔传》:“与其要福於冥漠之鬼神,孰若广施於孑遗之赤子。”
郭沫若 《星空·洪水时代》诗:“那时节,鱼在山腰游戏,树在水中飘摇,孑遗的人类全都逃避在山椒。”残存者;遗民。
引《明史·忠义传四·徐世淳》:“三陷之后,城中几无孑遗。”
清•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顾 贼嗣是拥众数十万,驰骋蹫躪於 浙 东西千里中,陷城无虚月,势益张, 江 浙 孑遗,无不趋 上海 洋涇之上。”
鲁迅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孑遗自然还是投降的,然而为奴隶的资格因此就最浅。”指遗迹。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二:“那三两个堆积在一段高地上的庞大的顽石,说不定会是冰河时代的孑遗。”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 中国 文字的起源,或者 中国 原始文字的孑遗。”
国语辞典
孑遗
残留、独存。
引《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清史稿·卷一二〇·食货志一》:「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耕种皆三江、湖广流寓之人。」近余存
网络解释
孑遗
孑遗,汉语词汇。
拼音:jié yí
释义:1、遗留;残存。2、残存者;遗民。3、指遗迹。
孑遗物种亦称古特有种或“残遗种”。是指过去分布比较广泛,而现在仅存在于某些局限地区的古老动植物种,如新西兰的楔齿蜥和中国的银杏及水杉等。
分字解释
※ "孑遗"的意思解释、孑遗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相关词语
- yī lǎn wú yí一览无遗
- sān yí shǐ三遗矢
- xià yí下遗
- bù yìn yí不慭遗
- bù yí yú lì不遗余力
- bù yí cùn cháng不遗寸长
- bù yí chǐ cùn不遗尺寸
- bù yí jù xì不遗巨细
- bù yí háo fā不遗毫发
- bù yí fēng fēi不遗葑菲
- 不遗馀力
- jǔ rú hóng máo,qǔ rú shí yí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 jǔ wú yí cè举无遗策
- lè dào yí róng乐道遗荣
- qǐ yí乞遗
- wáng shǐ yí zú亡矢遗镞
- chuán yí传遗
- yú yè yí liè余业遗烈
- yú fēng yí wén余风遗文
- yì yí佚遗
- xiān dì yí zhào先帝遗诏
- yăng yōng yí huàn养痈遗患
- yăng hǔ yí huàn养虎遗患
- jiān fù wú yí兼覆无遗
- shèng yí剩遗
- gē ài jiàn yí割爱见遗
- láo yí劳遗
- bàn pō yí zhǐ半坡遗址
- dān jié单孑
- dān jié dú lì单孑独立
- dān tè jié lì单特孑立
- shòu yí受遗
- jù jié jǐ句孑戟
- shǐ yí史遗
- hòu yí zhèng后遗症
- zhōu kǒu diàn yí zhǐ周口店遗址
- zhōu yí周遗
- shāng dài chéng qiáng yí zhǐ商代城墙遗址
- jiào lèi wú yí噍类无遗
- náng kuò wú yí囊括无遗
- dì wú yí lì地无遗利
- zhuì yí坠遗
- chéng zǐ yá yí zhǐ城子崖遗址
- pí yí埤遗
- tiān bù yìn yí天不慭遗
-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天不慭遗一老
- shī yí失遗
- fèng yí奉遗
- jié yì孑义
- jié yú孑余
- jié jié孑孑
- jié jué孑孓
- jié jū孑居
- jié xián孑弦
- jié jié孑杰
- jié qī孑栖
- jié rán孑然
- jié rán yī shēn孑然一身
- jié rán wú yī孑然无依
- jié dùn孑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