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外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yùn chóu wéi wò zhī zhōng,jué shèng qiān lǐ zhī wài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运:运筹;帷幄:军用帐幕;千里之外: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xiōng dì xì yú qiáng,wài yù qí wǔ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kàng huái wù wài抗怀物外 | 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怀高尚,超出尘俗之外。 | 宋·洪迈《容斋四笔·王逸少为艺所累》:“以抗怀物外,不为人役,故功名成就,无一可言。” |
méi jiā qīn yǐn bù chū wài guǐ lái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 指如果没有自己人从中捣鬼就不会引来外人捣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着嚼说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来说我了,可知‘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 《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
chè nèi chè wài彻内彻外 | 见“彻里彻外”。 |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到了你们这一代就不同了,你们根本就没有受过烙印,所以你们的诗,彻内彻外,都是自己作主人。” |
chè lǐ chè wài彻里彻外 | 从里到外,完完全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0回:“又叫裁缝与武松彻里彻外做秋衣。” |
méi lǐ méi wài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若一味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
dǎ lǐ dǎ wài打里打外 | 比喻又要管家里的事,又要对付外面的事。 | 浩然《浮云》:“娶了媳妇,就有了个打里打外的帮手。” |
wài yú nèi zhì外愚内智 | 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攸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 |
yì chū wàng wài意出望外 | 出乎意料之外。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六月间,又得宗师录取一名科举,意出望外,从此准备进场之事。” |
yán wài zhī yì言外之意 |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里或文章里明说出来的意思。也作“意在言外”。 | 宋 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
wài fāng nèi yuán外方内员 |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
wài qīn nèi shū外亲内疏 | 疏:疏远。外表亲密无间,内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 |
wài qiǎo nèi jí外巧内嫉 | 外貌乖巧,内心刻忌。犹言口蜜腹剑。 | 东汉·班固《汉书·翟义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之心。” |
fèn wài yāo ráo分外妖娆 | 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
wài gāng nèi róu外刚内柔 |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míng bai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四折:“可不道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
zhōng wài hé bì中外合璧 | 中西合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
chāo rán xiàng wài超然象外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以外。指诗文的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不足为外人道 |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nèi jùn wai hé内峻外和 |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 |
wài kuān nèi jì外宽内忌 | 谓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杨戏传》:“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 |
nèi xiū wai rǎng内修外攘 |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 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
dù wài zhī rén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
péng zhōng biāo wài弸中彪外 | 弸:充满;彪:文采。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 汉·扬雄《法言·君子》:“或问:‘君子言则成文,动则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hóng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谢扶民《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 |
hǎi wài qí tán海外奇谈 | 海外:指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山海经》中有部分内容记叙海外各国的异人怪物;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后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说法或外国的奇异小说。 | 明 沈德符《野荻编补遗 台疏讥谑》:“宇淳批其牍尾曰:‘海外奇谈’。” |
chū hū yì wài出乎意外 |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
nèi wú yuàn nǚ,wài wú kuàng fū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nèi rén wài yì内仁外义 | 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
chǒu shì wài yáng丑事外扬 | 不光彩、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 | |
xián wài zhī yì弦外之意 |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 《南史 范晔传》:“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 |
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
nèi jǐn wài sōng内紧外松 | 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或指人的心情,即内心紧张,态度镇静。 | |
nèi zhòng wài qīng内重外轻 | 内:京都;外;外省。形容京官权大,外官权小。 | 《宋史·高宗纪》:“以内重外轻,命省台、寺监及监司、守令居职及二年者,许更迭出入除擢。” |
xiù wài huì zhōng秀外惠中 | 惠:通“慧”,聪慧。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shì chū yì wài事出意外 | 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的事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那老姑子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象天上掉下个活龙来的一般,忙上来问好,命老道来接马。” |
zhōng wài gǔ jīn中外古今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lǐ wài jiā gōng里外夹攻 | 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 《新五代史 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
gé shě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0回:“正是隔舍须有耳,窗外岂无人!公子听得仔细,即心中转道:‘奇怪,难道他主仆多是女人?’” |
wài kuān nèi míng外宽内明 |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 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
zhōng wài chí míng中外驰名 | 驰名:名声远扬。名声传遍了国内外。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女主人又是中外驰名的美人,我要把《清平调》的‘名花倾国两相欢’,改做‘倾城名士两相欢’了。” |
lǐ tiǎo wài juē里挑外撅 | 阳奉阴违,搬弄是非。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找那心眼儿实、不会里挑外撅的人,找那跟韩老六结仇结怨的,你多联络些人,抱成团体。” |
wài jiāo cí lìng外交词令 |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 钱钟书《围城》:“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不愧外交词令。” |
xiāo yáo shì wài逍遥事外 | ①谓犯法者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亦泛指做坏事或与坏事有牵连的人不受追查。②谓置身事外,毫不关心。 | 清·包世臣《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首祸正凶,逍遥事外。”鲁迅《花边文学·女人未必多说谎》:“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情都由她。” |
fāng wài rén方外人 | 方外:世外。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
wài róu nèi gāng外柔内刚 | 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 《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
nèi shèng wài zhǔ内圣外王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pí lǐ mó wài皮里膜外 | 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
qiáng wài hàn墙外汉 | 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慕容垂歌辞》:“我身分自当,枉杀墙外汉。” |
lǐ chū wài jìn里出外进 | 出:突出的一部分;进:凹进的一部分。形容物体的表面排列不整齐;表面凸凹不平或参差不齐。 | |
nèi róu wai gāng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易经·否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 |
nèi yōu wài huàn内忧外患 | 忧:忧虑;患:祸患。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部的侵略。 |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jiǔ xiāo yún wài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
fù zhī dù wai付之度外 | 谓置于胸臆之外,不加考虑。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
xié mó wai suì邪魔外祟 | 邪恶的鬼怪。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只是人自己疑心,所以招出一些邪魔外祟来缠扰。” |
yì yú yán wài溢于言外 |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语言文字充分表露出来。亦作“溢于言表”。 |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
fù zhū dù wài付诸度外 |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zhēng仇人相见,分外眼睁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醒世恒言 蔡瑞虹忍辱报仇》:“相公所见极是明理;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睁,这几日何如好过!” |
wài gǎn nèi shāng外感内伤 | ①中医谓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 |
gé qiáng xū yǒu ěr,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 须:应当。指秘密的言谈也可能泄漏。 | 元·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二折:“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这小贱人无理,瞒着老夫,引着梅香去书房中看梁鸿去了。” |
chū rén wàng wài出人望外 | 犹出人意表。 | 宋·叶適《高夫人墓志铭》:“每族里计较家事,极为退懦卑约,示若无有,人或颇忽易,逮其一旦张丰大,出人望外数等,人皆惊不意,以为何术能然,直以为勉强然尔;至其久无不然。” |
fāng wài zhī rén方外之人 | 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 | 庄周《庄子 大宗师》:“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
tiān wài fēi lái天外飞来 | 天外:意料不到的地方。后指事情出乎意料地发生,凭空而来。 | |
jú wài zhī rén局外之人 | 局外:原指棋局之外,引申为事外。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 | 宋 刘克庄《象弈》:“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
fú yú hǎi wài扶余海外 | 指遥远的外国。 | 柳亚子《诗翁行哭李少石》:“从兹双宿复双飞,扶余海外三年久。” |
áng shǒu tiān wài昂首天外 |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
wài kuān nèi shēn外宽内深 | 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
dí guó wài huàn敌国外患 |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xū míng zài wài虚名在外 |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 |
yán wài zhī wèi言外之味 | 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 | 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家丑不可外谈 |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chí míng zhōng wài驰名中外 |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
xiāo yáo fǎ wài逍遥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南朝 梁 萧统《梁昭明集 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
ān nèi rǎng wài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mén wài hàn门外汉 | 指外行人。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竺证悟法师》:“‘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说:‘是门外汉耳。’” |
zhì zhī dù wài致之度外 | 指不放在心上。同“置之度外”。 | 《北史 薛辩传》:“朕且含养,致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析。” |
xiāo yáo wù wài逍遥物外 | 谓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 | 宋·张孝祥《减字木兰花·赠尼师旧角奴也》词:“识破嚣尘,作个逍遥物外人。” |
wài hé lǐ chà外合里差 | 比喻口是心非。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
lǐ lǐ wài wài里里外外 | 里面和外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
fǎ wài shī ēn法外施恩 | 施:施行,给予。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免施刑罚。 |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鳌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给予一等男爵,世袭罔替,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旧勋之意矣。” |
lǐ yìng wài hé里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与里面接应相结合。 |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小官须索整点英雄将士,里应外合擒拿他,有何不可也。” |
áng tóu tiān wài昂头天外 |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萧红》:“他们昂头天外,评论之后,不知那里去了。” |
xiù wài huì zhōng秀外慧中 | 外表秀美;内心聪明。秀:秀美;慧:聪明。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
zhì zhū dù wài置诸度外 | 置:放;度:打算。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放在心上。 |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我考虑得很纯熟。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 |
gāng zhōng róu wài刚中柔外 |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
hóng zhōng sì wài闳中肆外 | 闳:博大;肆:奔放,淋漓尽致。指文章内容丰富,文笔又能尽量发挥。 | 唐 韩愈《进学解》:“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
chāo yǐ xiàng wài超以象外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脱于物象之外。形容诗文意境雄浑、超脱。也比喻置身世外,脱离现实的空想。 | 唐·司空图《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
háo wú lì wài毫无例外 | 指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 邓小平《工人阶级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优异贡献》:“我们所有的企业必须毫无例外地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 |
gǔ jīn zhōng wài古今中外 |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
zhí nèi fāng wài直内方外 | 形容内心正直、做事方正。 | 《周易 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
chī lǐ pá wài吃里爬外 | 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立此存照”(四)》:“凡一班吃里爬外,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 |
wài gǎn nèi zhì外感内滞 | 滞:滞留。中医术语,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湿热内伏称内滞。比喻内外交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 |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拒人于千里之外 | 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
chū yú yì wài出于意外 | 见“出于意表”。 | 《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
wài qiáng zhōng jí外强中瘠 | 外表上好象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英国被兵》:“英夷与俄罗斯两国交恶,俄罗斯方争印度于英夷,积岁构兵,外强中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