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其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其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òng zhú qí jiān洞烛其奸洞烛:洞察;洞悉。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形容观察力强;看问题敏锐。《明史 董传策传》:“(严)嵩稔恶误国,陛下岂不洞烛其奸!”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见怪不怪,其怪自绝怪:奇异的;绝:绝迹,了却。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谢觉哉《作风漫谈》:“既是毫无根据,那见怪不怪,其怪自绝,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qí lè róng róng其乐融融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qí yàn rú xiǎng其验如响验:效果;响:回声。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赵鹿泉前辈有一符,传自明代。曰:‘高行真人精练刚气之所化也。试之,其验如响。’”
gōng qí wú bèi攻其无备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形容了解的情况不全面。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你说,咱们先买地,后盖房呢,还是先盖了房子后买地?”
tiān jiǎ qí nián天假其年同“天假之年”。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kuā dà qí cí夸大其词词:言论。语言夸张;超过事实。《宋史 王祖道传》:“蔡京开边,祖道欲乘时徼富贵,诱王江酋、杨晟免等使纳士,夸大其辞。”
kuā kuā qí tán夸夸其谈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qí shì xiōng xiōng其势汹汹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jiá jiá qí nán戛戛其难戛戛:困难的样子。形容极其困难。唐·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清·张岱《岱志》:“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未到泰山者,泰山壁立千丈,不藉寸土,栉沐甚净。”
zì fù qí néng自负其能自负:自恃,自许。自恃而又自信自己的才能。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huái bì qí zuì怀璧其罪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gè sī qí shì各司其事司:主管,经营。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须派定路数,各司其事。”
zì qǔ qí jiù自取其咎自己遭受自己招来的罪过。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此乃学生考究不精,自取其咎,非圣太子之过也。”
zhī qí bù kě wéi ér wéi知其不可为而为为:做。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指意志坚决或倔强固执。郭沫若《南京印象》:“许多事情明明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但却丝毫也不能放松,不肯放松。”
chǐ qí huá gǔn,shì rén běn xiàng褫其华衮,示人本相褫:剥夺;衮:礼服;示:展示。剥开华美的外衣,在人前显示本来面目。比喻揭穿别人的伪装。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wù shāng qí lèi物伤其类伤:悲伤;同情;类:同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shǎn shuò qí cí闪烁其辞闪烁:光线忽明忽暗、摇动不定。比喻说话躲躲闪闪。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清 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zhèng zhòng qí huái正中其怀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dú shàn qí měi独擅其美独:独自;擅:据有。单独占据美名或美好的事物。《晋书·刘元海载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二公独擅美于前矣。”
jiàn guài fēi guài,qí guài zì hài见怪非怪,其怪自害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chēng hū qí hòu瞠呼其后在别人后面干瞪眼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在后面。《庄子 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èr sān qí jié二三其节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语曰弈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二三其节,可以推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tīng qí zì biàn听其自便听:听任。听任它自然发展与行动。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中国出洋之民数百万,粤人以佣工为较多,其俗里虽贱视之,尚能听其自便,衣食之外,颇积余财。”
wàng hū qí xíng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jìn qí suǒ cháng尽其所长尽:全部用出;长:特长,擅长。把所擅长的东西全部发挥出来。《北史·齐本纪上》:“每山园游宴,必见招携;执射赋诗,各尽其所长,以为娱适。”
gè dé qí suǒ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bù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正其谊不谋其利正:合于法则的;谊:通“义”,合宜的道德、行为;谋:图谋。言行合乎正义,不谋个人私利。《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
xū yǒu qí biǎo虚有其表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fèi fēi qí zhǔ吠非其主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bīng zài qí jǐng兵在其颈刀已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国语 周语中》:“兵在其颈,不可久矣。”
bì qí ruì qì,jī qí duò guī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hé qí dú yě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mò míng qí miào莫明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然而看他前两回来买东西,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内行……想来想去,总是莫名其妙。”
shǔ dé qí lóng蜀得其龙龙:杰出人物。蜀国得到诸葛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rén zhī jiāng sǐ,qí yán yě shàn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zì shí qí lì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谋生。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dé shòu qí jiān得售其奸售:推销,推行。得以推行他的奸计。章炳麟《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主权所在,名器不可假人,勿令矫伪者得售其奸也。”
yǐn yuē qí cí隐约其辞隐约:时隐时现;辞:言辞;说话。说话隐隐约约;躲躲闪闪;不明确;不清楚。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 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使白太夫人,谓欲礼佛行也者,迎抵会城卒岁,无功为亲者讳,故隐约其辞不尽也。”
měi qí míng yuē美其名曰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鲁迅《藤野先生》:“美其名曰‘富士山’。”
wàng qí jiān bèi望其肩背形容赶上或达到。清·吕留良《与吴孟举书》:“德器必能脱去凡近,所造日高,非弟所能望其肩背也。”
huǐ qí shǎo zuò悔其少作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汉·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
bù jì qí shù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cè zú qí jiān厕足其间厕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脚。鲁迅《月界旅行辩言》:“绝无一女子厕足其间,而仍光怪陆离,不感寂寞,大为超俗。”
bù sī qí lì不私其利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yǔn zhí qí zhōng允执其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wǔ shì qí chāng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qí wèi wú qióng其味无穷味:回味;玩味;穷:尽。形容含义深刻;让人回味不尽。宋 朱熹《四书集注 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d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让:推辞,拒绝。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tīng qí zì rán听其自然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guò shèn qí cí过甚其辞话说得超过了实际。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gè xíng qí dào各行其道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二者必居其一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qí nài wǒ hé其奈我何奈:如何。能把我怎么样?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0章:“段还以为‘我不自动辞职,总统其奈我何’!”
shě wǒ qí shuí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fá dāng qí zuì罚当其罪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niè zú qí jiān蹑足其间比喻参加进去。
pǐ fū wú zuì,huái bì qí zuì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财宝能致祸。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yǐ shòu qí jiān以售其奸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
guǒ rú qí yán果如其言果:果真,诚然。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果然像所说的那样。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果如其言,吕后德之,而逼令强食之,故令其道不成耳。”
tài shān bù cí tǔ rǎng,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zuò shōu qí lì坐收其利坐:不动。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zuò xiǎng qí gōng坐享其功见“坐享其成”。晋·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下》:“鲜卑奉顺威灵,斩获北单于名王已下万计,中国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
guǒ bù qí rán果不其然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我说:‘姑老爷今非昔比,少不得有人把银子送上门来给他用,只怕姑老爷还不稀罕。’,今日果不其然。”
yǒng shì qí fāng永世其芳永世:永远。这个芳香永远流传。比喻美德长存。《剪灯余话·胡媚娘传》:“长春不老,永世其芳。”
lǐ guò qí cí理过其辞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èr zhě bì qǔ qí yī二者必取其一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gè wèi qí zhǔ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关羽传》:“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shǒu dāng qí chōng首当其冲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晋 陈寿《三国志 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bù kān qí yōu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nán hū qí nán难乎其难非常困难。曾朴《孽海花》第25回:“但一说到办法,就是难乎其难。”
fàn fàn qí cí泛泛其词泛泛:浮浅,寻常。形容说话或行文只是表面文章,并不打算真正解决问题。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6章:“查办一下,并且下了一道泛泛其词的禁烟命令。”
hán hú qí cí含糊其辞糊:不明确;不清晰;辞:也作“词”;言辞。指话说得含含糊糊;不清楚;不明确。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wàng qí xiàng bèi望其项背见“望其肩项”。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nìng kě xìn qí yǒu宁可信其有宁:宁愿。宁愿相信它有。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子去意已决。”
zhù yòu qí kōng杼柚其空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zuò xiǎng qí chéng坐享其成享:享受;成:成果。坐着不劳动而享受劳动成果。明 王守仁《与顾惟贤书》:“闽广之役,偶幸了事,皆诸君之功,区区盖坐享其成者。”
gēng zhě yǒu qí tián耕者有其田耕者:种地的农民。指让农民获得自己的土地。宋庆龄《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的政纲。”
tīng qí zì liú听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淮南子 修务训》:“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hé qí xiāng sì nǎi ěr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dì jìn qí lì地尽其利尽:全部;利:利益。指土地等自然环境充分发挥作用。孙中山《上李鸿章书》:“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gōng qí yī diǎn,bù jí qí y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kuā dà qí cí夸大其辞见“夸大其词”。孙犁《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
qù qí zāo pò,cún qí jīng huá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糟粕:酒糟,比喻无用的东西。把有用的东西留下,把无用的东西丢掉。李锐《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学生时代》:“他们对于中国的旧东西和外国的新东西……是‘去其糟粕,存其精华’,是‘斟酌国情,两无所偏’。”
dé qí sān mèi得其三昧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èr rén tóng xīn,qí lì duàn jīn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shì jì qí měi世济其美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左传 文公十八年》:“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孔颖达疏:“世济其美,后世承前世之美。”
míng guò qí shí名过其实名声超过实际才能。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zì shí qí guǒ自食其果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miǎo hū qí xiǎo眇乎其小眇:微小。形容非常微小。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
qí yīng rú xiǎng其应如响谓反应迅捷,如回声之相应和。语本《庄子·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子华子·晏子》:“如以匙勘钥也,如以玺印涂也,必以其类,其应如响。”
rèn qí zì liú任其自流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gōng féng qí shèng恭逢其盛恭:恭敬;逢:遇到;盛:盛况,盛会。敬逢这一盛况或盛会。明·许三阶《节侠记·二十五·诬激》:“这是卿等调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zì qǔ qí huò自取其祸取:取得;祸:祸事。自己招来祸事。宋 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卷下:“故门高之弑,乐器之焚,亦是自取其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