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衣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fēng yī zú shí丰衣足食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
nuǎn yī bǎo shí暖衣饱食 |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 先秦 墨翟《墨子 天志中》:“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
chéng féi yì qīng乘肥衣轻 | 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 《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
shài yī suō shí杀衣缩食 | 犹节衣缩食。 | 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丧。” |
yī zhuāng chǔ chǔ衣妆楚楚 | 楚楚:整洁,鲜明。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宋·王明清《玉照新志》第四卷:“二人夜同步河之西,见一妇人在前,衣妆楚楚,因纵步觇之,常不及焉。” |
zhǐ zhòng yī shān bù zhòng rén只重衣衫不重人 | 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龙心禅师法嗣》:“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老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
bù gēng ér shí,bù zhī ér yī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又想起做和尚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住下高堂清舍,烧香吃茶。” |
yī yī dài shuǐ一衣带水 | 水道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比喻只隔一水;极其邻近。 |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谓仆射高颖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
bù yī shū shí布衣疏食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bù yī lì shí布衣粝食 | 见“布衣蔬食”。 | 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bù yī zhī jiāo布衣之交 | 布衣:古时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间交往的友谊。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地位低贱的人相交往。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鲍彪注:“言交于未贵时。” |
bù yī shū shí布衣蔬食 | 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
jié shí suō yī节食缩衣 | 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 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
niú yī suì yuè牛衣岁月 | 谓贫困的生活。 | 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
bìn yǐng yī xiāng鬓影衣香 | 鬓:耳边的头发。形容女人的美丽和香艳。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荡出兰挠挂楫,于意云何;传来鬓影衣香,谁能遣此?” |
hàn liú qià yī汗流洽衣 | 汗出甚多,湿透衣服。形容极其惶恐羞愧。 |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
yī guān mù hóu衣冠沐猴 | 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
mù hóu yī guàn沐猴衣冠 | 同“沐猴而冠”。 | 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
yī wú èr cǎi衣无二彩 | 身上没有第二件彩衣。形容衣着朴素。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安帝纪》:“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 |
chún yī suō shí鹑衣鷇食 | 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 明·沈榜《宛署杂记·养济院》:“此外,又有舍饭,而鹑衣鷇食,扶携颠连,号呼衢路者,犹然在也。” |
zú yī zú shí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
bì yī dān shí弊衣箪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
zhū yī xiàng hù朱衣象笏 | 朱衣:指主考官;笏: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拿的手板,用作记事。身着红袍,手执牙笏。形容仪态端庄肃敬。 | 唐·韩愈《送殷员外便回鹘序》:“殷侯侑,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朱衣象笏,承命以行。” |
xiān yī nù mǎ鲜衣怒马 | 美服壮马。谓服饰豪奢。 | 明·沈德符《野获编·刑部·冤狱》:“群盗得志,弥横恣为推埋,鲜衣怒马,以游侠为称,其魁名朱国臣者,初亦宰夫也。” |
xiān yī hǎo shí鲜衣好食 | 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优裕。 | |
xiān yī liáng mǎ鲜衣良马 | 见“鲜衣怒马”。 |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
shí dàn yī cū食淡衣粗 |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 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
è yī è shí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lì shí cū yī粝食粗衣 | 粝: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大公资助张协》:“奴供备粝食粗衣。” |
yī hú zuò xióng衣狐坐熊 | 衣:穿。穿着狐皮衣服,坐在熊皮上。形容生活奢侈。 | 《宋书·王僧达传》:“如使臣享厚禄,居重荣,衣狐坐熊,而无事于世者,固所不能安也。” |
yì bèi qún shēng衣被群生 | 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 宋 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
yī guān lán lǚ衣冠蓝缕 | 蓝缕:破烂。衣帽破烂 |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
yī shān lán lǚ衣衫蓝缕 | 衣服破烂。 | 《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
yī juē lán lǚ衣屩蓝缕 | 屩:用麻与草做的鞋;蓝缕:破烂。衣服鞋子破烂 | 唐·薛用弱《集异记·刘惟清》:“先是东平有术士皇甫喈者,落魄不仕,衣屩蓝缕,众甚鄙之。” |
xuán yī dū yóu玄衣督邮 | 督邮:官名。龟的别称。 | 晋·崔豹《古今注·鱼龟》:“龟名玄衣督邮,鳖名河伯从事。” |
wū yī zhī yóu乌衣之游 |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后因谓亲属间文酒赏会为“乌衣之游”。 | 《宋书·谢弘微传》:“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矅、弘微并以文酒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五言诗所云‘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者也。” |
zhě yī sè lù赭衣塞路 |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汉书·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
zhě yī mǎn dào赭衣满道 | 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隋书、酷吏传序》:“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 |
qiān yī zhǒu jiàn牵衣肘见 |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zhuī jì bù yī椎髻布衣 | 椎形发髻,布制衣服。指妇女朴素的服饰。 | 《后汉书·梁鸿传》:“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
yī bù jiān cǎi衣不兼采 | 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 | 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朱家》:“家亡余财,衣不兼采,食不重味。” |
quē shí wú yī缺食无衣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yī jǐn zhī róng衣锦之荣 | 衣:穿。显贵后穿锦绣衣服回归故乡的荣耀 | 《周书·令狐整传》:“然公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 |
niú yī bìng wò牛衣病卧 | 形容贫病交迫。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严子;牛衣病卧,肯泣王章?” |
jiě yī bān bó解衣般礴 | 脱衣箕坐。指神闲意定,不拘形迹。后亦指行为随便,不受拘束。 | 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
bái yī xiù shì白衣秀士 | 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休道是他,至如吕岩,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未遇书生,上朝求官。” |
zuò jià yī shāng作嫁衣裳 | 指白白替别人操劳,自己却一无所得。 | 唐 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tiān yī wú fèng天衣无缝 |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zhèn yī tí lǐng振衣提领 | 振衣:提起衣服。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 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索隐穷源,振衣提领。” |
yī shí shuì zū衣食税租 | 指居官食禄。同“衣租食税”。 | 《汉书 诸侯王表》:“武(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
yī shí zhù xíng衣食住行 |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
jiě yī yì rén解衣衣人 |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
bù jiě yī dài不解衣带 |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gān shí hǎo yī甘食好衣 | 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bù gēng ér shí,bù cán ér yī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
yī shí fù mǔ衣食父母 | 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指赖以为生的人。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
bāo yī wēi guān褒衣危冠 |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
bāo yī bó dài褒衣博带 | 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东汉 班固《汉书 隽不疑传》:“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
jiě yī xiè jiǎ解衣卸甲 | 解:脱衣。卸:卸掉。脱下战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战。 | 明·无名氏《杏林庄》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顺天朝,班中封位爵。” |
yī shí fàn wǎn衣食饭碗 | 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 元·李行道《灰阑记》楔子:“俺女孩儿倒也肯嫁他,只是俺这衣食饭碗,如何便割舍得。” |
hé yī ér wò和衣而卧 |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
bù yī xióng shì布衣雄世 | 布衣:平民。一个平民成了世间的英雄。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敏慧》:“袁绍称郑玄以布衣雄世。” |
bù yī máng juē布衣芒屩 |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 元·无名氏《范张鸡黍》第四折:“多谢你荆州太守汉循良,举荐我布衣芒屩到朝堂。” |
duǎn yī pǐ mǎ短衣匹马 |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 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
lǜ yī huáng lǐ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yì zhě guān mù衣赭关木 | 赭:赤褐色的囚衣;关:禁闭;木:刑具。指服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 |
bān yī xì cǎi斑衣戏彩 |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 《北堂书钞》卷一二九引《孝子传》言老莱子年七十,父母尚在,因常服斑衣,为婴儿戏以娱父母。 |
yī zǐ yāo yín衣紫腰银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想当日,孟母教子,居必择邻;陶母教子,剪发待宾;陈母教子,衣紫腰银。” |
xiān yī měi shí鲜衣美食 | 鲜:有光彩的。穿的是华丽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称此时虽然借寓僧房,图书满案,鲜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luǒ xiù xuān yī裸袖揎衣 | 裸:裸露;揎衣:卷袖。卷起或捋起衣袖,裸露手臂 | 元·马致远《哨遍》:“当日先生沈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 |
hè yī shū shí褐衣蔬食 |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饭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形容生活困苦。 | 《史记·游侠列传》:“故季次、原宪终年空室蓬户,褐衣蔬食。” |
hè yī bù wán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
yī kuān dài sōng衣宽带松 | 形容人消瘦。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
jié yī sù shí节衣素食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 《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
yī guān hè yì衣冠赫奕 | 赫奕:显赫光亮。服饰显赫光亮。指达官贵人的显赫气势。 | 唐·杨炯《司兵参军陇西李宏赞》:“李宏门胄,衣冠赫奕。气蕴风霜,心如铁石。” |
xuē yī biǎn shí削衣贬食 | 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
yī qǔ bì hán衣取蔽寒 | 取:选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
xíng bù shèng yī行不胜衣 |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
è yī shū shí恶衣蔬食 | 同“恶衣菲食”。 | 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
hóng yī yǔ shang鸿衣羽裳 |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
bāo yī huǎn dài褒衣缓带 | 褒:阔。宽衣大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
diān yī dào shang颠衣到裳 | 同“颠倒衣裳”。到,通“倒”。 | 汉·扬雄《太玄·上》:“次六。升于堂,颠衣到裳,廷人不庆。” |
mí yī yù shí靡衣玉食 | 美衣美食。 | 宋·苏轼《六国论·论养士》:“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不可胜数。” |
kàn cài chī fàn,liàng tǐ cái yī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 量体:用尺量身材的大小长短。裁:裁剪。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事。” |
yī bù zhē tǐ衣不遮体 | 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96回:“后来自己落魄,病在店中,衣不遮体,食不充饥。” |
zhěng yī liǎn róng整衣敛容 | 整理衣裳,端正仪容。 | 语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
bǎo shí nuǎn yī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
shǎo yī quē shí少衣缺食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jiě yī bāo huǒ解衣包火 |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 《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
yī jǐn róng guī衣锦荣归 | 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 | 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
yī bō xiāng chéng衣钵相承 | 衣钵: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饭的器皿。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与继承。 | 郭沫若《韩非子的批判》:“韩非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 |
yì jǐn zhòu xíng衣锦昼行 | 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 宋 叶適《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相高宗,值逆亮送死,竭臣子力,赖累圣威灵,幸而破虏。临内禅,特诏定第,自请退休,得守乡社。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 |
yī guān shèn wěi衣冠甚伟 | 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 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
yī cháng méng huì衣裳盟会 | 衣:穿。穿着礼服聚会。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 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
wú yī zhī fù无衣之赋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
bì yī lì shí敝衣粝食 |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 宋 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
qiān yī tóu xiá牵衣投辖 | 谓拉住客人衣裳,投其车辖于井。形容殷勤留客。辖,古代车上固定车轮的零件。 |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平生自奉甚约,宾客过从,则牵衣投辖,穷日夕不厌。” |
yì zū shí shuì衣租食税 |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多少男人,衣租食税,及至事到临头,尚且如此。”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chún yī bǎi jié鹑衣百结 |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