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五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五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浩然《艳阳天》第127章:“你想一推六二五地混过关去,办不到!”
sān yán wǔ yǔ三言五语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那知一想,才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三言五语,包括不住,一时竟大为起难来。”
míng gǎn wǔ nèi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wǔ duǎn sān cū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清·无名氏《刘公案》第三回:“姓陈名叫大勇,年有三十五六岁,生的五短三粗,相貌魁伟。”
wǔ mǎ liù hóu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sān zhì wǔ cāi三智五猜比喻用尽心思,多方猜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sān nián wǔ zǎi三年五载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
wǔ jiǎo liù zhāng五角六张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sān lǎo wǔ gēng三老五更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qiān wǔ guà sì牵五挂四谓接连不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yī wǔ yī shí一五一十五个;十个地计数。指原原本本;清清楚楚;毫无遗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sān shān wǔ yuè三山五岳泛指名山;也指各地。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sān xià wǔ chú èr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sān fān wǔ cì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番:次数;遍数。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三番五次,缠的老和尚急了,说道:‘你是何处光棍,敢来闹我们!’”
sì shān wǔ yuè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引一千余军马,尽是七长八短汉,四山五岳人。”
wǔ yán liù sè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wǔ jīng sǎo dì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wǔ qiǎng liù duó五抢六夺竞相抢夺。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wǔ sè wú zhǔ五色无主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
wǔ yuè tiào xīn gǔ五月粜新谷五月里稻谷尚未熟,就预卖新谷。比喻十分贫穷。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sān shēng wǔ dǐng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元 高明《琵琶记 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wǔ sè xiāng xuān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宋书 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
wǔ yán cháng chéng五言长城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sān wǔ chéng qún三五成群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sān fén wǔ diǎn三坟五典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wǔ guāng shí sè五光十色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yī shēn wǔ xīn一身五心比喻杂念很多。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rén wǔ rén liù人五人六装模作样,假正经。王朔《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人五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脏着呢。”
wǔ hóu jiǔ bó五侯九伯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wú shǔ wǔ jì梧鼠五技比喻才能虽多不精。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xián wǔ dēng sān咸五登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sān gāng wǔ cháng三纲五常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wǔ láo qī shāng五劳七伤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sān huí wǔ cì三回五次多次。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太守何故三回五次侮弄下官,是何道理?”
wǔ nán èr nǚ五男二女《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qī xiāng wǔ gōng七相五公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wǔ nèi rú fén五内如焚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wǔ dǐng wàn zhōng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luò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落:下降。比喻心情不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落似的,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一霎也站脚不住。”
wǔ huā bā mén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duǒ guò chū yī,duǒ bù guò shí wǔ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1回:“以后找机会再抓吧!躲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将来总有抓住他的机会哩!”
wǔ mǎ fēn shī五马分尸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wǔ hú sì hǎi五湖四海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唐 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sān jiāng wǔ hú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战国·鲁·尸佼《尸子》下卷:“取玉甚难,越三江五湖,至昆仑之山,千人往,百人反,百人往,十人反。”
wǔ chǐ shù zǐ五尺竖子同“五尺之童”。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wǔ gǔ fēng rěn五谷丰稔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唐·韦嗣立《论刑法多滥疏》:“风雨以时,则五谷丰稔。”
bó lǎn wǔ chē博览五车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wǔ shí liù yī五石六鹢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āi sān dǐng wǔ挨三顶五形容人多,连接不断。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wǔ xīn liù yì五心六意指三心二意。汉 焦赣《易林 睽之随》:“五心六意,歧道多怪,非君本志,生我恨悔。”
wǔ chǐ zhī tóng五尺之僮见“五尺之童”。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wǔ yīn liù lǜ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zhé yāo wǔ dǒu折腰五斗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sān chā wǔ cuò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wǔ tǐ tóu chéng五体投诚同“五体投地”。
mù mí wǔ sè目迷五色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sān huán wǔ kòu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1回:“四爷赶上一步,就势按倒,解他腰带,三环五扣的捆了一回。”
shí jiāng wǔ kuì十浆五馈典出《列子 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谓十家卖浆者之中有五家争先送来。本谓卖浆者争利,后用以比喻争相设宴款待。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zhī èr wǔ ér bù zhī shí知二五而不知十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sān zhāo wǔ rì三朝五日三、五天。
wǔ lèi zá zhǒng五类杂种指各种各类。西汉·刘安《淮南子·隧形训》:“五类杂种,兴乎外,肖形而蕃。”
cāi sān huà wǔ猜三划五喝酒时划拳行酒令。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差人道:‘今日且吃酒,明日再说。’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
wǔ láo qī shāng五痨七伤痨:结核病。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老舍《二马》:“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也没有五痨七伤,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
wǔ diǎn sān fén五典三坟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wǔ líng yīng shǎo五陵英少同“五陵年少”。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结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雳应弓弦。”
wǔ yuè pī qiú五月披裘比喻清高廉洁。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上:“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金者哉?”
wǔ lǐ yún wù五里云雾令人迷惑的纠纷或混乱,迷离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3回:“那窗外的孙杰却被三姊弄得如在五里云雾中。”
wǔ chǐ tóng zǐ五尺童子同“五尺之童”。《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wǔ shēn sān lìng五申三令三令五申。谓再三告诫。前蜀·杜光庭《川主太师南斗大醮词》:“玉律金科,虑爽重轻之信;五申三令,渐乖训抚之宜。”
sì fēn wǔ pōu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汉·扬雄《解嘲》:“往者周网解结,群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剖,并为战国。”
wǔ duǎn shēn cái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dà pēng wǔ dǐng大烹五鼎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wǔ huáng liù yuè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wǔ líng sì sàn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郭沫若《恢复 怀亡友》诗:“你的生命不消说会长留在天地之间,但我们的革命势力呀已经是五零四散。”
wǔ hòu là zhú五侯蜡烛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后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wǔ gǔ bù fēn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知二五而未识于十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南朝·梁·刘峻《辩命论》:“同知三者,定乎造化,荣辱之境,独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shí yǔ wǔ fēng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ái sān dǐng wǔ捱三顶五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zǎn sān jí wǔ攒三集五见“攒三聚五”。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bá shí shī wǔ拔十失五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wǔ dōng liù xià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jiǔ wǔ zhī zūn九五之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wǔ líng èr luò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柳青《铜墙铁壁》第13章:“他和婆姨用复员费做本钱逢集摆小摊的货箱子,被捣得五零二落,东一块西一块扔在院里。”
xià wǔ guō gōng夏五郭公《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wǔ háng bìng xià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wǔ gǔ bù shēng五谷不升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wǔ chē fù sì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wǔ dòu lián zhū五窦联珠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wǔ què liù yàn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九章算术·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 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
wǔ zàng liù fǔ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sì fēn wǔ liè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wǔ tǐ tóu dì五体投地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wǔ zǐ dēng kē五子登科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宋史 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