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将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īng lǎo jiàng jiāo兵老将骄 | 老:衰。士兵疲惫,将领骄傲。 | 元·郑廷玉《楚昭王》第四折:“我想子胥深入敌境,兵老将骄,可不战而破。” |
qiè fù jiāng chú挈妇将雏 | 挈:带领;雏:幼儿。带着妻子儿女。 |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
háo mò bù zhā,jiāng xún fǔ kē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 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 《孔子家语 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王肃注:“札,拔也;寻,用者也。” |
yù shān jiāng bēng玉山将崩 | 玉山:比喻人的身形美好。比喻喝醉酒后身体摇摇欲坠的样子。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
jiàng mén yǒu jiàng将门有将 | 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
gān jiàng mò yé干将莫邪 | 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
jiāng shùn qí měi将顺其美 | 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 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
jiāng qǔ gù yǔ将取固予 | 见“将夺固与”。 | 《大宋宣和遗事》后集:“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且为将取固予之谋,才得许割三镇诏书,且班师退去。” |
bō jí jiāng fù剥极将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
bīng qiáng àng yǒng兵强将勇 | 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形容军力强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七回:“宋江等将勇兵强,打破了宛州、山南两座城池。 |
rì zhōng jiāng zè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
guó zhī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jiāng gōng shú zuì将功赎罪 | 将:用;拿;赎:抵尝;弥补。拿功劳来抵偿罪过。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1回:“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shì yǔ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况他那里雄兵十万,甲士千员,猛将如云,谋臣似雨。”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天兵天将 |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 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
yī jiàng gōng chéng wàn gǔ kū一将功成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jiàng zài wài,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变篇》:“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岂不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dà shù jiāng jūn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后汉书·冯异传》:“诸将军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
jìn rén ruò jiāng jiā zhū xī,tuì rén ruò jiāng zhuì zhū yuān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
fēi jiàng jī shù飞将奇数 |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奇数:命运不好。泛指人不走运。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调兵遣将 |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jiāng gōng zhé zuì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
duàn tóu jiāng jūn断头将军 |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
zhù tán bài jiàng筑坛拜将 | 指仰仗贤能。 | 《汉书 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元 王实甫《西厢记 第三本》第一折:“计将安在?小生当筑坛拜将。”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将成功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ǎi zi lǐ bá jiāng jūn矮子里拔将军 | 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 清 石玉昆《小五义》第53回:“常言一句俗话说:‘矮子里选将军。’” |
jiāng xiōng bǐ dù将胸比肚 | 犹将心比心。 | 清·李渔《比目鱼·偕亡》:“劝你自发良心将胸比肚。” |
ēn jiāng chóu bào恩将仇报 |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遣将征兵 | 见“遣兵调将”。 | 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七回:“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报复旧怨,因将宋史执回,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 |
jiàng guǎ bīng wéi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 |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常胜将军 |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 《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
cháng jiāng yǒu rì sī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思:考虑。在物资丰富时要考虑到缺乏的日子,不要到了缺乏时才后悔。指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
xíng jiāng jiù mù行将就木 |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行将:快要;木:棺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
dēng tái bài jiàng登台拜将 | 指任命将帅或委以重任。同“登坛拜将”。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 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和大将之家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 |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
fù jūn shā jiāng覆军杀将 | 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 | 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
chū rù jiāng xiāng出入将相 | 犹出将入相。 | 宋·欧阳修《相州尽锦堂记》:“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 |
jiāng jī jiù jì将机就计 | 利用机会施行计谋。 | 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
zhì niǎo jiāng jī,bēi fēi liǎn yì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 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
háo lí zhī chā,jiāng zhì qiān lǐ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 豪:通“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差:差异;致:招引。指极其微小的差错,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
zhuō jiàng xié rén捉将挟人 | 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四折:“枉了他父子每舍死忘生,苦征恶战,扯鼓夺旗,捉将挟人。” |
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jiàng yǒng bīng qiáng将勇兵强 |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二折:“你道我将勇兵强有谁及,争奈待罪犯歇马在这云州地。” |
zhǎn jiàng duó qí斩将夺旗 | 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八义记 拷问如姬》:“只消受得瘗粉埋香,索强似斩将夺旗。” |
guó jiāng bù guó国将不国 | 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
bài jiàng fēng hóu拜将封侯 |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元 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一折:“我也曾陋巷淹留,贫寒常受,红尘火,今日个拜将封侯,才得个功名成就。” |
qiān qí zhǎn jiàng搴旗斩将 | 拔取敌旗,斩杀敌将。 |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
qǐng jiàng bù rú jī jiàng请将不如激将 | 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
qiān jūn yì dé,yī jiàng nán qi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指将才难得。 |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陡恁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jī jiàng fǎ激将法 | 用反话去激人,促使人决心去做的策略。 |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 |
jiāng qín bǔ zhuō将勤补拙 | 以勤奋弥补笨拙。 | 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
pò jūn shā jiāng破军杀将 | 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
fǔ chē xiāng jiāng辅车相将 | 见“辅车相依”。 | 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
jiāng běn qiú cái将本求财 | 见“将本求利”。 |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将本求财,在家出外,诸般儿快。” |
bài jiàng cán bīng败将残兵 | 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 明 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
kāng kǎi shū jiāng慷慨输将 |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 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 |
jiāng běn tú lì将本图利 | 将:拿;本:本钱;图:谋取;利:利润。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可不道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例,也则是将本图利。” |
bēn jūn zhī jiàng贲军之将 | 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 | 西汉·戴圣《礼记·射仪》:“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 |
shén bīng tiān jiāng神兵天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只见风尽随着宋军乱滚,半空中又是一声霹雳,无数神兵天将,杀将下来。” |
jiāng wú zuò yǒu将无作有 | 把没有的事情当作有。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不要你将无来作有,则要你依前来依后。” |
jīng bīng yǒng jiàng精兵勇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现受汝宁郡都统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
měng jiàng rú yún,móu chén rú yǔ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指文臣武将很多,势力强大。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1回:“与其坐承大统,兵精粮足,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
tiān bīng shén jiàng天兵神将 | 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5回:“北军追赶上来,正在万分危急,猛见宋寨中一道金光射来,把风砂冲散,那些天兵神将,都乱纷纷堕落阵前。” |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 | 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
dēng tán bài jiàng登坛拜将 | 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 唐 杨炯《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 |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
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忠臣良将 | 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jiāng sǐ千夫所指,无疾将死 | 指:指责。被众人所指责将没什么好下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迨于身无襦,妇无袴,千夫所指,无疾将死,穷败之念无时不萦于心。” |
hán xìn jiàng bīng韩信将兵 | 韩信:刘邦的将军;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zhé chōng jiāng jūn折冲将军 | 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折冲将军乐进。” |
móu chén wǔ jiàng谋臣武将 | 指有计谋的大臣和勇猛的战将。 | 汉 张衡《南都赋》:“尔其则有谋臣武将,皆能攫戾执猛,破坚摧刚。” |
dà shà jiāng qīng大厦将倾 |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 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
bīng lái jiàng yíng,shuǐ lái tǔ yàn兵来将迎,水来土堰 |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 元 高文秀《渑池会》楔子:“自古道兵来将迎,水来土堰,他若领兵前来,俺这里领兵与他交锋。” |
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 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存:存留;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xiè jiàng xiā bīng蟹将虾兵 | 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 | 赵朴初《如梦令·蒋匪帮“反攻大陆”》:“隔岸蚊喧蝇哄,蟹将虾兵齐动。” |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将门无犬子 | 将门:将、相的家庭。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不会有庸才俗辈。 | |
qì mǎn jiāng fù器满将覆 | 见“器满则覆”。 |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仇鸾谈兵之舛》:“不敢具宾主,若兵备则竟隅侍,鸾晏然受之。人谓其器满将覆矣。” |
jiāng tiān jiù dì将天就地 | 谓以高就低。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小娘子休得悲伤,小可承娘子错爱,将天就地,求之不得,岂敢推托?” |
jiàng mén chū jiàng将门出将 | 将门:世代为将帅的人家。指将帅家门出将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6回:“有子如此,可谓将门出将矣。” |
hóu wáng jiàng xiàng侯王将相 | 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
lǎo zhī jiāng zhì老之将至 |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
jiāng cuò jiù cuò将错就错 |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
hēng hā èr jiàng哼哈二将 | 佛教守护庙门的两个金刚力士。比喻有权势者手下的干将。 | 曾朴《孽海花》第32回:“曹梦兰三字,比四金刚还要响亮,和琴楼梦的女主人花翠琴齐名,当时号称‘哼哈二将’。”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dú bì jiāng jūn独臂将军 | 指孤立无援的人。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就像一个独臂将军。” |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hóng hú jiāng zhì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之下无弱兵 | 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
qí féng dí shǒu,jiàng yù liáng cái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
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捉将官里去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
jiāng gōng dǐ zuì将功抵罪 | 用功劳来抵罪。 | |
guò guān zhǎn jiàng过关斩将 | 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jiàng yù liáng cái将遇良材 | 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
lín dí yì jiàng临敌易将 | 易:改变,变换。临到作战之前调换将领。 | 《隋书·李德林传》:“且临敌代将,自古所难,乐毅所以辞燕,赵括以之败赵。” |
jiàng yǒng bīng xióng将勇兵雄 | 将:将领;兵:士卒;雄:强有力。将领和士兵都英勇威武。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凭着俺人强马壮,将勇兵雄,觑刘玄德兵微将寡,一鼓而下,这一去必然平新野樊城。” |
fēi jiàng shù jī飞将数奇 | 飞将,本作飞将军,后指矫健敏捷的将领。数奇,即奇数,俗称单数。古人认为单数不吉利。比喻运气不好,有能力但是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或环境。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
jiāng wú zuò yǒu将无做有 | 见“将无作有”。 | 熊龙峰《张生彩鸾灯传》:“常时节将无做有,几回价送暖偷寒。” |
zhǎn jiàng qiān qí斩将搴旗 | 搴:拔取。拔取敌旗,斩杀敌将。形容勇猛善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