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毁方瓦合毁方瓦合的意思
huǐfāng

毁方瓦合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出处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例子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宋·俞文豹《吹剑录》


基础信息

拼音huǐ fāng wǎ hé

注音ㄏㄨㄟˇ ㄈㄤ ㄨㄚˇ ㄏㄜˊ

繁体毀方瓦合

感情毁方瓦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毁方瓦合的意思解释、毁方瓦合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干一方明代官场黑话,行贿一千一万的隐语。
一拍即合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一方之任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一迎一合迎:逢迎。迎合他人。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三瓦两巷见“三瓦两舍”。
三瓦两舍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三瓦四舍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上方宝剑见“上方剑”。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不合实际指想法、计划等不现实。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不屑毁誉不屑:不值得,表示轻视态度;毁誉:毁谤和赞誉。指不值得理睬别人的毁谤或赞誉。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毁之制毁:毁坏;制:制度。不可破坏的制度。指经久不变的制度。
不谋而合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与人方便与:给。给予他人各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