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匡鼎解颐匡鼎解颐的意思
kuāngdǐngjiě

匡鼎解颐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例子故诗至人妙,有言下未尝毕露,其情则已跃然者。使善说者代为指点,无不亹亹动人,即匡鼎解颐是已。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dǐng jiě yí

注音ㄎㄨㄤ ㄉ一ㄥˇ ㄐ一ㄝˇ 一ˊ

繁体匡鼎解頤

感情匡鼎解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非常动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鼎解颐的意思解释、匡鼎解颐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代鼎臣见“一代宗臣”。
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
一知半解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一知片解犹一知半见。
一解不如一解解:通“蟹”。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
三足鼎立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下回分解章回小说于每回之末所用的套语。现多用以喻事件发展的结果。
不求甚解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不解之仇解除不了的仇恨。
不解之缘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不解衣带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且听下回分解分解:叙述。宋元以来章回小说结束语。
丝分缕解缕:细致;解:分剖。形容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丝析发解丝、发:指极其细微;解:分剖。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九合一匡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九鼎一丝同千钧一发,比喻非常危急。
九鼎不足为重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九鼎大吕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五鼎万钟指高官厚禄。
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