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博学多识博学多识的意思
xuéduōshí

博学多识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学问广博,见识丰富。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例子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斯人寂寞》:“这个清华国学研究院毕业的包先生,博学多识,通文史,精诗词,尤擅对联。”


基础信息

拼音bó xué duō shí

注音ㄅㄛˊ ㄒㄩㄝˊ ㄉㄨㄛ ㄕˊ

繁体博壆多識

感情博学多识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

近义词见多识广博学多才

反义词孤陋寡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学多识的意思解释、博学多识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丁不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一字不识一个字也不认识。
一家之学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般见识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一面之识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上当学乖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下学上达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不可多得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不媿下学犹言不耻下问。
不学无术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不学面墙面墙:面对墙壁,一无所见。形容不学习而无知。
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不识不知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不识东家指不识近邻是圣贤。
不识之无识: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识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
不识大体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不识好歹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不识局面犹不识时务。
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识抬举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不识时务不识:不认识;务:事务;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形势。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不识泰山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不识起倒识:知道,认识。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