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民动众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例子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mín dòng zhòng
注音ㄌㄠˊ ㄇ一ㄣˊ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体勞民動衆
感情劳民动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劳民动众的意思解释、劳民动众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 少数敌不过多数。 |
一不扭众 |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 |
一举一动 |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
一举手之劳 | 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一傅众咻 | 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
一切众生 | 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
一动不动 |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
一动不如一静 | 没有把握或无益的事,还是不做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一劳久逸 | 见“一劳永逸”。 |
一劳永逸 | 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
一唱众和 |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
一民同俗 |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一波才动万波随 | 指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比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 |
一虎难敌众犬 | 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但打不过对方人多。 |
一言一动 |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 |
一齐众楚 | 一傅众咻。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万头攒动 | 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 |
万民涂炭 | 涂:泥淖;炭:炭火。万民如同陷入泥淖坠入火海一般。形容广大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
三人为众 |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三人成众 |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
上下浮动 | 短促而反复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动。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不劳而成 | 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
不劳而获 | 获:获得。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也作“不劳而得”。 |
不劳而食 | 食:吃。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不可动摇 |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