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公案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公案:案件,问题。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僧问:‘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师便打曰:‘视祢不了,殃及儿孙。’”
例子元·方回《可言集考》:“文成公于‘思无邪’自为一说,前辈谓之未了公案。”
基础信息
拼音wèi liǎo gōng àn
注音ㄨㄟˋ ㄌ一ㄠˇ ㄍㄨㄥ ㄢˋ
感情未了公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完的事情。
英语an outstanding case(an unsettled problem)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未了公案的意思解释、未了公案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了千明 | 了:明白。最关键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
一了百了 |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
一了百当 | 指办事妥当、彻底。 |
一国三公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比喻放下了心。 |
一心为公 | 一心:专心,全心全意。专心一意为公益着想。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
一波未成,一波已作 | 一个波浪还没形成,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 |
一目了然 |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
一秉大公 |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
一秉至公 |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
一笑了之 |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
一笑了事 | 见“一笑了之”。 |
一见了然 | 犹一目了然。 |
一走了之 | 谓不顾而去。 |
丁公凿井 | 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
七了八当 | 形容十分妥帖。 |
七相五公 |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
三头对案 |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
三旨相公 |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三曹对案 | 指审问对质。 |
三榜定案 |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
上了贼船 | 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
下不了台 | 指在人前受窘。 |
不了不当 | 犹言拖泥带水,没有了结。 |
不了了之 | 了:完结;了结;不了:不结束;不过问。用不了结的办法去了结它。指对没办完的或需解决的问题、事情不过问;拖延敷衍过去就算完事。 |
不了而了 | 犹不了了之。 |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