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丧胆落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én sàng dǎn luò
基本解释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出处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徽》:“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暂未找到成语神丧胆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神丧胆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叶落知天下秋 | 《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一块石头落了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次后忽然宝玉去了,他两个又是那个光景儿,母子二人心中更明白了,越发一块石头落了地,而且是意外之想,彼此放心,再无别意了。” |
一块石头落地 | |
一字不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一落千丈 |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一言丧邦 |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
一路神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
一身是胆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一身都是胆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一钱不落虚空地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回:“只得自己暗地里送了委员一千两银子,好在一钱不落虚空地,将来自有作用。” |
七上八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
七零八落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有文禅师》第42卷:“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
上南落北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一折:“他又不和我一搭儿做买卖,我怎知他上南落北。” |
下笔如有神 |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下笔如神 |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下笔有神 |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下落不明 | 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
不上不落 |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姐姐……何苦把这个书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废了。” |
不丧匕鬯 |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
不落俗套 |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
不落窠臼 | 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不落边际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不见棺材不落泪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
不露神色 |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
东流西落 |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
东零西落 |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出车站空场上,远远就看见东零西落的房屋,战争时烧毁的建筑,残石剩础,凄然的哀诉资本主义的破产呢。” |
丢三落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