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跋胡疐尾跋胡疐尾的故事

跋胡疐尾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 hú zhì wěi

基本解释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 豳风 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暂未找到成语跋胡疐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跋胡疐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塌胡涂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我的运气不好,处处倒楣,碰钉子,事业一到我手里就莫名其妙地弄得一塌胡涂。”
一榻胡涂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一派胡言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专恣跋扈《旧五代史·梁书·田预传》:“预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专擅跋扈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
专权跋扈《清朝野史大观·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
专横跋扈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
临深履尾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乞怜摇尾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你无知小辈,胡言乱语,休在人前乞怜摇尾!”
乱作胡为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直这般无廉鲜耻,乱作胡为。”
乱语胡言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省可里乱语胡言!”
从头到尾《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从头彻尾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从头至尾宋 朱熹《答吕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伊于胡底《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依头顺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五回:“前儿我们还议论到这里,再不能依头顺尾,必有两场气生。”
信口胡言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信口胡诌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信嘴胡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别是宝玉有嘴无心,傻子似的从没个忌讳,高兴了信嘴胡说也是有的。”
倦尾赤色《诗经 周南 汝坟》:“鲂鱼赤尾。”
刀头燕尾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工画佛道,兼精番马,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前跋后疐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吴头楚尾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吹胡子瞪眼刘绍棠《渔火》第一章三:“这个挨了骂的司务长恼羞成怒,吹胡子瞪眼,在桥上张牙舞爪。”
吹胡子瞪眼睛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大头小尾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这是中国官场办事一向大头小尾惯的,并不是做书的人先详后略,有始无终也。”
头发胡子一把抓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封胡羯末《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谢道韫)初適凝之,还,甚不乐。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恶,汝何恨也?’答曰:‘一门叔父有阿大(谢尚)、中郎(谢据);群从兄弟复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