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止渴思梅止渴思梅的故事

止渴思梅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ǐ kě sī méi

基本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暂未找到成语止渴思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止渴思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噎止餐语出《吕氏春秋·荡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一门心思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三思而后行《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不假思索宋 黄榦《黄勉斋文籍 复黄会卿》:“戒惧谨独,不待勉强,不假思索,只是一念之间,此意便在。”
不加思索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不可思议《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 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不好意思
不随以止
专精覃思《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北齐书·冯伟传》:“后还乡里,闭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
中道而止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师》:“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
中馈之思《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临渴掘井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临渴穿井《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为山止篑语出《论语·子罕》:“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举止不凡清 壮者《扫迷帚》第五回:“昨见二君举止不凡,询及栈主,始知兄即吴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问此位名姓?”
举止大方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经的女子,见了人一样,不见人也是一样,举止大方,不轻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碍甚幺呢?”
举止失措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举止娴雅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举止娴雅,浅笑微颦,丰华入目;承颜顺意,婉娈快心。”
举止自若《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举止言谈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举踵思慕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举踵思慕,若怙旱之望雨。”
举踵思望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举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乐不思蜀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买铁思金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浊爱缠心,盲修瞎炼,期望身后升天。这便是买铁思金,定见沉沦永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