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掎挈伺诈掎挈伺诈的故事

掎挈伺诈的成语故事


拼音jǐ qiè sì zhà

基本解释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出处《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暂未找到成语掎挈伺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掎挈伺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乘伪行诈汉·刘向《列女传·母仪》:“夫伐功施劳,鲜能布仁;乘伪行诈,莫能久长。”
乘间伺隙宋·王谠《唐语林·言语》:“或恐诸王公主,谒见频频,乘间伺隙;复恐女谒用事,臣下阴谋。”
伺瑕导蠙
伺瑕导隙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日本必欲取之者,非报德也,非助英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伺瑕抵蠙
伺瑕抵隙孙中山《自传》:“习于旧污者,视民主政治为仇雠,伺瑕抵隙,思中伤之为快。”
佯轮诈败
佯输诈败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佯风诈冒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你个弟子孩儿,吃了两种酒,佯风诈冒,手之舞之的打我,你敢再来打我么?”
兵不厌诈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兵以诈立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军不厌诈春秋·楚·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兵者,诈道也。”李筌注:“军不厌诈。”
刁滑奸诈
勒索敲诈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寻瑕伺隙汉·吾丘寿王《骠骑论功论》:“内用商鞅李斯之谋,外用白起王翦之兵,窥闲伺隙。”
尔虞我诈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诈我虞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挈右提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将勇兵强,华夷慑服;左挈右提,东征西伐。”
左提右挈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巧诈不如拙诚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扶老挈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所过州县,分毫不扰,乡村百姓,扶老挈幼,烧香罗拜迎接。”
挈妇将雏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挈榼提壶晋·刘伶《酒德颂》:“止则操卮执觚,动而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挈瓶之智
挈瓶之智,守不假人明·归有光《乞休申文》:“挈瓶之智,守不假人。”
挈瓶之智,守不假器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
挈瓶之知《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挈瓶之知,不失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