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枉寻直的成语故事
拼音chǐ wǎng xún zhí
基本解释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暂未找到成语尺枉寻直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尺枉寻直)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尺水十丈波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88回:“到底还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一往直前 |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
一钱不直 | 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
七尺之躯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三尺童子 | 《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
不直一文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
不直一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 |
不遗尺寸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但职司国课,其所以不遗尺寸者,亦将以尽瘁济其成法。” |
东寻西觅 | 《平妖传》第十回:“比及让了他罢了,又来东寻西觅,只恐还在左近,放心不下。” |
中通外直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主圣臣直 | 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 |
主明臣直 |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 |
举枉措直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举直厝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枉,致之雍熙也。” |
举直措枉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
举直错枉 |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枉,谭思旧制。” |
买笑寻欢 | 欧阳予倩《潘金莲》第二幕:“他仗着有钱有势,到这儿来买笑寻欢,他哪儿有甚么真情真义?” |
事核言直 |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
五尺之僮 | 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五尺之童 | 《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
五尺竖子 | 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
五尺童子 |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
仗义直言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回》:“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直言,救民水火。” |
仗气直书 | 《陈书·后主纪》:“其有负能仗气,摈压当时,……亦宜去此幽谷,翔兹天路。” |
以直报怨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