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齿若编贝齿若编贝的故事

齿若编贝的成语故事


拼音chǐ ruò biān bèi

基本解释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目若玄珠,齿若编贝。”


暂未找到成语齿若编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齿若编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绝韦编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不绝若线《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不足挂齿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叔孙通传》:“此皆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不足齿数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
不齿于人宋 沈括《梦溪笔谈 杂志》:“以为士人不齿,放弃终身。”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举国若狂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举棋若定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举止自若《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举重若轻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习惯若自然《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习若自然北朝·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了若指掌《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予齿去角《汉书·董仲舒传》:“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颜师古注:“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
交淡若水《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亲若手足《金史·谢库德》:“欢都、冶诃及劾者、拔达、盆纳五人者,不离左右,亲若手足,元勋之最著者也。”
人生若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从善若流《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从容自若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从恶若崩《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令人切齿《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令人齿冷明 沈德符《野获编》:“观萼此疏,欲谀悦取宠而迂诞不经,令人齿冷。”
以尽吾齿
优游自若清·陆以湉《冷庐识·彭文勤公》:“凡置卷数百,二仆待侧,左展卷,右收卷,循环不息。待者告疲,公优游自若也。”
伶牙俐齿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伶牙利齿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袭人本来老实,不是伶牙利齿的人,薛姨妈说一句,他应一句。”
何足挂齿东汉 班固《汉书 叔孙通传》: “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俐齿伶牙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