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纵即逝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ǎo zòng jí shì
基本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暂未找到成语少纵即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少纵即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拍即合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
一触即发 | 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一触即溃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奕山与奕经同样,经过轻举妄动,一触即溃、丧胆、乞降三个程序,结束了浙江军事。” |
七擒七纵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七纵七擒 | 《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擒),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 |
七纵七禽 | 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长孟获,又七次释放,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
七纵八横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
三老四少 | |
不即不离 | 《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
不可缺少 | 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这些,造成了和造成着为中国最后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条件。” |
不少概见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
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常言道:‘丑媳妇少不得见公婆。’只得脱袍解带,免冠徒跣,跪于门外。” |
东海逝波 |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主少国疑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
争多竞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
争多论少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
事宽即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只怕事大难回,所以踌躇延捱……事宽即圆,支得他去,再可商量。” |
五陵年少 | 唐·白居易《瑟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
五陵英少 | 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尊大梁》词:“结客五陵英少,脱手黄金一笑,霹雳应弓弦。” |
人多阙少 | |
人烟稀少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此去俱是长源深谷,人烟稀少,汝往前村寻问那家借宿一宵,明日早上山去。” |
人琴俱逝 | 清·王鹏运《缰村词序》:“人琴俱逝,赏音阒然。” |
付之逝水 | 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 |
以少胜多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
众少不敌 | 《晋书·李特传》:“连战二日,众少不敌。” |
众少成多 | 《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
会少离多 | 宋 辛弃疾《蝶恋花 送祐之弟》词:“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