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握纲提领握纲提领的故事

握纲提领的成语故事


拼音wò gāng tí lǐng

基本解释握:拿、抓。比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出处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矫矫贞臣,惟国之屏。”


暂未找到成语握纲提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握纲提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沐三握发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三吐三握《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三纲五常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不得要领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骞传》:“骞不得要领。”
举纲持领汉·王充《论衡·程材》:“举纲持领,事无不定。”
倒裳索领《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全其首领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上旦也。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
勾元提要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故撰录事迹,诠次法程,钩元提要,庶有取尔。”
匡正纲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只字不提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吊胆提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后进领袖《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吐哺握发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吐食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圆冠方领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大权在握曾朴《孽海花》第21回:“总要升到了秤长,这才大权在握,一出一入操纵自如哩!”
太阿在握明·沈德符《野获编·内臣兼掌印厂》:“世宗神圣,以至今上,俱太阿在握,可无过虑。”
头梢自领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头稍自领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老姑娘手把着头稍自领,索什么嘱咐叮咛。”
左挈右提明·朱鼎《玉镜台记·石勒报败》:“将勇兵强,华夷慑服;左挈右提,东征西伐。”
左提右挈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夫以一赵尚易燕,况以两贤王左提右挈,而责杀王之罪。”
引领企踵南朝·梁·萧统《大吕十二月》:“分手未遥,翘心且积,引领企踵,朝夕不忘。”
引领翘首《武松演义》第15回:“都监大人张灯结彩,设宴款待英雄,正是引领翘首。”
引领而望《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心领意会邹韬奋《经历》:“他们不许用帝国主义,所以各报遇着这个名词,总是写作‘××主义’,读者看得惯了,也就心领意会。”
心领神会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心领神悟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