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贪利忘义贪利忘义的故事

贪利忘义的成语故事


拼音tān lì wàng yì

基本解释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暂未找到成语贪利忘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贪利忘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本万利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三谏之义《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不义之财汉 刘向《列女传 齐田稷母》:“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不仁不义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不忘久要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不忘故旧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多谢大王不忘故旧。”
不忘母训
不忘沟壑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歧注:“志士守义者也,君子固穷,故常念死无棺椁没沟壑而不恨也。”
不知利害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齐物论》:“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不私其利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不贪为宝《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丢三忘四《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个人主义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丰功厚利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主观主义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久久不忘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久要不忘《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义不反顾《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义不取容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义不容辞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义不生财
义不辞难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义刑义杀《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义夫节妇《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义山恩海元·柯丹丘《荆钗记·忆母》:“欣然便周全助路费,召共居,感此义山恩海深难弃。”
义形于色《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义愤填胸《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十三妹]把白脸儿狼、傻狗二人商量的伤天害理的这段阴谋听了个仔细,登时义愤填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