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液琼浆的成语故事
拼音xiān yè qióng jiāng
基本解释指美酒。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7回:“东一院作金齑玉脍,西一院就酿仙液琼浆。”
暂未找到成语仙液琼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仙液琼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一浆十饼 | 《新唐书 藩镇传 李师道》:“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 |
义浆仁粟 | 清 冯桂芬《上海果育堂记》:“易缠头之金,义浆仁粟不匮矣;辍秉烛之晷,读书治生有余矣。” |
九天仙女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
乞浆得酒 | 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
乱琼碎玉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武松)正在雪里,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
二仙传道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
云中仙鹤 | 清·龚自珍《定风波》词:“自古畸人多性癖,奇逸,云中仙鹤怎笼来?” |
仁浆义粟 | 《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
仙凡路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揉着眼睛,细想昨夜又不曾梦见,可是‘仙凡路隔’了。” |
仙姿佚貌 |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 |
仙姿玉色 | 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
仙姿玉貌 | 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
仙姿玉质 | 《白雪遗音·马头调·梅雪争艳》:“他两家仙姿玉质从无上,压倒群芳。” |
仙尘路隔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仙尘路隔,不能相依。” |
仙山楼阁 | 《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
仙山琼阁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
仙才鬼才 | 宋·阮阅《诗话总龟》:“宋景文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
仙露明珠 | 唐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
仙风道格 | 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
仙风道气 | 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
仙风道骨 | 唐 李白《大鹏赋序》:“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八仙过海 |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
十浆五馈 | 典出《列子·黄帝》:“子列子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恶乎惊?’‘吾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 |
壶浆塞道 |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壶浆箪食 |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