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工巧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基本解释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出处《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暂未找到成语神圣工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神圣工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路神祇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5回:“因指着应伯爵、谢希大说道:‘这两个天杀的,和他都是一路神祇。’” |
下笔如有神 |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下笔如神 |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下笔有神 | 唐·王勃《绵州北亭公宴序》:“五际飞文,想群众之不让;一言留赠,知下笔之有神。” |
不惜工本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
不露神色 | 老舍《老张的哲学》:“南飞生不露神色,只是两手微颤,龙树古坦然的和别的会员说闲话,像没有看见选举结果似的。” |
丧门神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只好杀人,世人把他比做丧门神,姓鲍名旭。” |
丰神异彩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金貂记·鄂公庆奉〉》:“尤妙,晚景逍遥,丰神异彩,德类傅伊周召。” |
丰神绰约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那回观看的,何止挨山塞海,内中有两个女子,双鬟高髻,并肩而立。丰神绰约,宛然若并蒂芙蓉。” |
主圣臣直 | 东汉·班固《汉书·薛广德传》:“张猛进曰:‘臣闻主圣臣直。’” |
主圣臣良 | 《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
人怨神怒 | 《晋书 孔愉传》:“天罚既集,罪人斯殒,王旅未加,自相鱼肉。岂非人怨神怒,天降其灾!” |
人神共嫉 | 唐·韩愈《黄家贼事宜状》:“实由自邀功赏,造作兵端,人神共嫉,以致殃咎。” |
人神共愤 | 《旧唐书 于頔传》:“頔顷拥节旄,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
人神同嫉 | 杨玉如《辛亥革命著记》第五章:“虐政密如蛛网,生民坠于涂炭,人神同嫉,天地不容。”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令人神往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今著述湮没,怅望当时蹈海之风,令人神往不已。” |
伏地圣人 | |
传神写照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传神阿堵 |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伶俐乖巧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蒋兴歌重会珍珠衫》:“却说蒋兴歌跟随父亲做客,走了几遍,学得伶俐乖巧,生意行中,百般都会。” |
佛口圣心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二卷:“送子观音殿对云:‘我费尽一片婆心……’佛口圣心,自然入妙。” |
使乖弄巧 | 清·李渔《比目鱼·放生》:“一任你使乖弄巧妆奇异,只要我们墙价不低。” |
便辞巧说 | 《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
做神做鬼 | 《红楼梦》第四七回:“既这么样,怎么不进来,以做神做鬼的?” |
做鬼做神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商议定了,做鬼做神,来弄送我。” |
停工待料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