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珪璋特达珪璋特达的故事

珪璋特达的成语故事


拼音hóng zhāng tè dá

基本解释《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珪璋特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珪璋特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孔不达
上情下达《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下学上达《论语 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下情上达语出《管子 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不求闻达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不达大体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袁绍不达大体。”
不达时务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设或不达时务,则报与田牛儿,回去告官,教他性命也自难保。”
了身达命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人问道亚仙的今世今生,则俺那郑元和可甚么了身达命。”
人情练达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以权达变清·王韬《变法自强》下:“不知时之所尚,势之所趋,终贵因事制宜,以权达变。”
任达不拘《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
六通四达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今谓明义各自为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六通四达,岂止三耶!”
兴旺发达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分宵达曙《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博物通达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虽非正法,巨儒宿学,不能自解,博物通达之士也。”
四冲八达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横通》:“然通之为名,盖取譬于道路,四冲八达,无不可至,谓之通也。”
四冲六达宋·陈师道《徐州学纪》:“徐地东近齐鲁,北属赵魏,南引江淮,西通梁宋,四冲六达之郊,南北之亢颈也。”
四通五达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地。”
四通八达《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圭璋特达西汉 戴圣《礼记 聘义》:“圭璋特达,德也。”
大书特书唐 韩愈《答元侍御书》:“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大度豁达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公大度豁达,殊不介意。”
大错特错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大雅宏达东汉·班固《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如圭如璋《诗经·大雅·卷阿》:“颙颙卬卬,如圭如璋。”
如珪如璋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下·成帝纪述》:“孝成煌煌,临朝有光,威仪之盛,如珪如璋。”
孚尹旁达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孚尹明达宋·叶適《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公孚尹明达,既早慧,长益贯研古今,出其英华,皆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