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漫藏诲盗漫藏诲盗的故事

漫藏诲盗的成语故事


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

基本解释指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

出处《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暂未找到成语漫藏诲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漫藏诲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山不藏二虎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
不屑教诲
不藏不掖
不饮盗泉《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东藏西躲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枪刀剑戟都潎样。”
东躲西藏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
中心藏之《诗经·小雅·服桑》:“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丹之所藏者赤《孔子家语·六本》:“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
主守自盗《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五藏六府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什袭以藏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什袭珍藏《太平御览》卷五十一引《阚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十袭。”
什袭而藏宋 张守《跋唐千文帖》:“当与夏璜赵璧什袭而藏。”
信步漫游宋·陆游《龟堂杂兴》诗:“曳杖东冈信步行,夕阳偏向竹间明。”
借寇兵,赍盗粮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借寇赍盗清·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其中近年所买夷炮,约居三分之一,尽以借寇赍盗,深湛愤恨。”
借贼兵,赍盗粮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
偷猫盗狗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既作绿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
偷鸡盗狗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每日却自和西门庆在楼上任意取乐,却不比先前在王婆房里,只是偷鸡盗狗之欢,如今家中又没人碍眼,任意停眠整宿。”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冶容诲淫《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剖腹藏珠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包藏奸心三国 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刘表自以为宗室外,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包藏祸心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匿影藏形元 高文秀《黑旋风》:“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卧虎藏龙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含垢藏瑕《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于怀,喜怒不寄于颜。”
含垢藏疾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