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杖策窥园杖策窥园的故事

杖策窥园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àng cè kuī yuán

基本解释杖策:拄着拐杖。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指不死读书本,而是走上社会,研究现实。

出处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


暂未找到成语杖策窥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杖策窥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斑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万全之策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年不窥园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举无遗策《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乘坚策肥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以筦窥天
以管窥天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以管窥豹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伯俞泣杖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倚门窥户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以为贱贵有伦,等威有序,以闲人持不急之务,朝夕倚门窥户,抑亦侍郎之所恶也。”
决策千里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萧相立功于万代,留侯决策千里。”
凭几据杖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出奇划策沙汀《淘金记》十二:“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
出谋划策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出谋献策浩然《艳阳天》第十章:“弯弯绕提出这个问题,明明是给马之悦出谋献策,眼前这个笨蛋,偏偏领会不了。”
出谋画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九回:“汝依违观望其间,并不见出奇画策,无非因人成事。”
凿龟数策《韩非子·饰邪》:“赵又尝凿龟数策而北伐燕,将劫燕以逆秦,兆曰大吉。”
南户窥郎《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发策决科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史策丹心元·脱脱《宋史·文天祥传》:“人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筹转策《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管辰《诸葛恪别传》:“[孙权]又问:‘卿何如滕胤?’恪答曰:‘登阶蹑履,臣不如胤,回筹转策,胤不如臣。’”
坐不窥堂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坐井窥天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江陵》:“以此定李杜优劣,诚坐井窥天也。”
坐运筹策《汉书 项籍传》:“夫击轻锐,我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我。”
大杖则走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妙策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