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损枝的成语故事
拼音fán huá sǔn zhī
基本解释华:花。繁盛的花朵有损于花枝。比喻文采太华丽,将损及文章内容。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
暂未找到成语繁华损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繁华损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枝一栖 | |
一枝一节 | 明·莫是龙《画说》:“画树之窍,只在多曲,虽一枝一节,无有可直者。” |
一枝之栖 |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
一梦华胥 | 《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
一现昙华 | 景定成《稚伶刘箴俗哀词》之三:“翻成薄命红颜女,一现昙华惹世疑。” |
七损八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
七损八益 | |
不厌其繁 | 明 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
不蔓不枝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举要治繁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乘一总万,举要治繁。思无定契,理有恒存。” |
亏名损实 |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 |
以华制华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
以简御繁 | 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
以简驭繁 | 南朝·梁·沈约《宋书·江秉之传》:“复出为山阴令,民户三万,政事烦扰,讼诉殷积,阶庭常数百人,秉之御繁以简,常得无事。” |
傲霜枝 | 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光华夺目 | 《醒世恒言 灌园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 |
共枝别干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2回:“他们所注之书,或所见不同,各有所取;或师资相传,共枝别干。” |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北周 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删华就素 | 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孟光桓少君得同心为匹,皆能删华就素,遂夫之高。” |
删繁就简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 |
利己损人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君当传与世人,广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损人。” |
别生枝节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
剪枝竭流 | 《魏书·高闾传》:“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剪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
剸繁决剧 | 唐·皇甫湜《吉州庐陵县令厅堂记》:“剸繁决剧以通敏,弹豪纠黠以沉断。” |
剸繁治剧 | 《明史·汪广洋传》:“浩词称其剸繁治剧,屡献忠谋,比之子房、孔明。” |
加叶添枝 | |
加枝添叶 | 《金瓶梅传奇》第十三回:“汤裱褙道:‘不是奴才夸口,敢怕时日久时,便是王抒亲看,也难辨真伪。 ’遂又加枝添叶,把如何拿王抒欺君误国罪唬她,唬得她当场晕死过去。” |
务实去华 | 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所收视,养恬之义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