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常新的成语故事
拼音fēng yuè cháng xīn
基本解释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指情爱永久不断。
出处唐·张泌《妆楼记·印臂》:“以绸缪记印于臂上,文曰:‘风月常新。’印毕,渍以桂红膏,则水洗色不退。”
暂未找到成语风月常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风月常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代风流 | 唐 杜甫《哭李常侍铎》:“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
一代风骚主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
一反常态 | 郭澄清《大刀记》第16章:“可是而今,他却一反常态,神采飞扬地高谈阔论起来。” |
一帆顺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行,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 |
一帆风顺 |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
一日三月 |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一窝风 | 曾朴《孽海花》第33回:“长枪短铳,和着铁镖弩箭,一窝风的向日兵聚集处杀去。” |
一路顺风 |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 |
一路风尘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掸尘,不知赐光谬领否?” |
一路风清 |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用违其才》:“沈里孝清直名臣,使其建牙内地,将见一路风清,乃使作陕西巡抚,助讨宁夏。” |
一轨同风 |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
一风吹 | 邓小平《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历史帐讲了,这些问题一风吹,这也是这次会晤取得的一个成果。”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万古常新 | 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
万象更新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
三日新妇 | 《梁书·曹景宗传》:“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置车中,如三日新妇。遭此邑邑,使人无气。” |
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三纲五常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
三风十愆 | |
上雨旁风 | 唐·韩愈《面海神庙碑》:“上雨旁风,无所盖障。” |
不主故常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
不如意事常八九 | 《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 |
不日不月 |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郑玄注:“行役反无日月。” |
不正之风 |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
不法常可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
不蔽风雨 | 清·陈瑚《顽潭诗话·无闷谣》:“我有蔽庐,不蔽风雨。” |
与日俱新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8卷:“耳目唯有聪察,神彩弥加精明。颜与日而俱新,智将年而共远。” |
与日月争光 |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