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挥拳掳袖挥拳掳袖的故事

挥拳掳袖的成语故事


拼音huī quán lǔ xiù

基本解释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忽然又道:‘你等等儿。’”


暂未找到成语挥拳掳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挥拳掳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挥九制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尝直紫微阁,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将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数千言,文辞典雅,各得具体。”
一挥而就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一挥而成宋·蔡□《铁围山丛谈》:“公乃徐徐调笔而操之,顾谓客子:‘欲何字耶?’恶客即拱而答:‘某愿作龟山字尔。’公乃大笑,因一挥而成。”
三拳不敌四手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
三拳两脚《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三拳两脚,和大虫敌斗,把大虫登时打死了。”
三拳二脚
两袖清风元 魏初《送杨季梅》诗:“父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
借题发挥王衡《郁轮袍》第二折:“我随分划几划便罢,这个原是借题发挥。”
双拳不敌四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
只手单拳明·沈璟《义侠记·委嘱》:“我不在家呵,你是只手单拳,若被人欺压遭人骗,我回来后将他消遣。”
只手空拳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三回:“此时只手空拳,如何抵挡。”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五节:“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后进领袖《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史记·汲郑列传》:“使黯(汲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呼之即至,挥之即去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潘金莲房中,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呼之即至,挥之即去,妇人常叫他雪贼。”
嗔拳不打笑面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伤犯着你,你有钱看平日相交与他些,没钱罢了,如何只顾打他?”
大笔一挥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
大肆挥霍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自己依旧大肆挥霍,三千两银子还一个人情债,简直毫无心肝。”
奸掳烧杀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奸淫掳掠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
对客挥毫宋·黄庭坚《病起荆江即事》诗之八:“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广袖高髻汉《童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半额。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手不停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手挥目送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拂袖而去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拂袖而归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拂袖而起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唯世臣巨室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