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忘义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例子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jiàn lì wàng yì
注音ㄐ一ㄢˋ ㄌ一ˋ ㄨㄤˋ 一ˋ
繁体見利忘義
正音“见”,不能读作“xiàn”。
感情见利忘义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利”,不能写作“力”;“忘”,不能写作“妄”。
辨析见利忘义和“利令智昏”;都含有“为私利而做坏事”的意思。有时可通用。不同在于:①见利忘义的“利”;一般指钱财或其他物质上的好处;“利令智昏”的“利”;一般指私利;范围广。②见利忘义有“忘义”;忘记正义的意思;“利令智昏”的“智昏”即头脑糊涂的意思。
谜语见钱不认朋友
英语forget friendship for profi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见利忘义的意思解释、见利忘义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偏之见 | 偏于一面的见解。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挡;泰山:山名。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一孔之见 |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
一己之见 | 指一个人的意见。 |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一得之见 | 一点点肤浅的见解。表示谦虚。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一无所见 | 什么也没有看见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
一本万利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 见:通“现”。指一件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没有损失。 |
一知半见 |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
一般见识 | 平常的见识。表示不要跟知识低、修养差的人争论,说“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
一见了然 | 犹一目了然。 |
一见倾倒 | 初次见面就产生爱慕的情感 |
一见倾心 | 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见便完全被对方吸引住了。 |
一见如故 |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
一见如旧 | 初次见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一样。 |
一见钟情 | 钟:集中;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 |
一见锺情 |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
一针见血 | 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常用来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能抓住本质;切中要害。 |
一隅之见 | 隅:角落。在很狭小的角度里所看见的。比喻片面的见解和主张。 |
三谏之义 | 《公羊传 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
不义之财 | 不义:不正当;不合理。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
不仁不义 |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
不少概见 | 概:大略。所能见的只是一个梗概。指难以真正见到。 |
不忘久要 | 久要:旧约,旧交。不忘记旧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