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兼全的成语故事
拼音cái mào jiān quán
基本解释既有才学,容貌又美。同“才貌双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高赞见女儿人物整齐,且又聪明,不肯将他配个平等之,定要拣个读书君子、才貌兼全的配他,聘礼厚薄到也不论。”
暂未找到成语才貌兼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才貌兼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举两全 | 《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
一介之才 | 《后汉书·杜诗传》:“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兴建庠序,启设郊丘,一介之才必记,天文之典咸秩。”吕向注:“一介,谓小才也。” |
一字兼金 |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
一应俱全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
一波才动万波随 | 宋 惠洪《冷斋夜话 船子和尚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
一表人才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
一貌倾城 | 明·郑若庸《玉玦记·祝寿》:“张郎不成,李郎不应,十人见我九人憎,羞杀我一貌倾城。” |
一貌堂堂 | 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
七步之才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七步奇才 | 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
万全之策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
万全之计 | 《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
不可名貌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
不羁之才 | 《汉书·司马迁传》:“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 |
两全其美 |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
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云容月貌 | 明·梁辰鱼《香遍满·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寻常淡妆难画描。出落风神年尚小,一团都是俏。” |
五味俱全 | 《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
五毒俱全 | 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
人不可貌相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陛下,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爱丰姿者,如何捉得妖贼也?”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人尽其才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 |
人才出众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二:“年二十五岁,丰姿洒落,人才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
人才济济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
人才辈出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
人才难得 | 宋·苏轼《谢宣召入院状》:“首择辅臣,次求法从,知人才之难得,采虚名而用。” |
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一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
仙姿佚貌 |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