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张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uà méi zhāng chǎng画眉张敞 |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比喻夫妻感情好。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红拂记·破镜重圆>》:“分明我拆散鸾凰,把他青春虚旷,埋没了画眉张敞。” |
zhēng mù zhāng xū睁目张须 | ||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嘴是两张皮 |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 |
zhōu zhāng bá hù辀张跋扈 | 辀张:强横。形容专横暴戾。 | 《晋书·张华传》:“功在不赏,辀张跋扈,遂措凶逆耳。” |
zhāng hóng rán bào张红燃爆 | 张:陈设。张贴红纸喜报或对联,燃放爆竹。 | 梁启超《新民说》第11节:“考选入校,则张红燃爆以示宠荣。” |
pū zhāng yáng lì铺张扬厉 | 原指竭力铺陈渲染,力求发扬光大。后多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铺张对天之闳休,扬厉无前之伟迹。” |
yáng lì pù zhāng扬厉铺张 | 夸大渲染。 | 清·王韬《英但自守》:“而载笔者扬厉铺张,若临大敌,赏功之典,至再至三。” |
dà shì pū zhāng大事铺张 | 指对场面特别安排,过于讲究,以显示自己的阔绰。多用于婚丧大事。 | |
dà sì pū zhāng大肆铺张 | 为了形式上的好看;不顾一切地过分讲究排场。 |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5回:“穆宗皇帝虽有心操办赏灯乐事,终因银根吃紧而不能大肆铺张。” |
shēng zhāng shì lì声张势厉 | 张:伸张,扩张;厉:猛烈。指声势烜赫。 | 清·曾国藩《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是时何坤柄国,声张势厉,家奴称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张敞画眉 |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 |
zhāng jiǎ lǐ yǐ张甲李乙 | 犹言张三李四。 | 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 |
zhāng wáng lǐ zhào张王李赵 |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 《梁书·儒林传·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wǔ zhǎo zhāng yá舞爪张牙 | 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 |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shēng zhāng shú wèi生张熟魏 | 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士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
hú jiǎ chī zhāng狐假鸱张 | 比喻倚仗别人,虚张声势。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鱼烂,无非破账而终。” |
dōng zhāng xī wàng东张西望 |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
chóng dǎ gǔ,lìng kāi zhāng重打鼓,另开张 | 重:重新。比喻重新开始,另起炉灶。 | 老舍《二马》第四段:“搬家,跟父亲痛痛快快的说一回,或者甚至闹一回,闹完了,重打鼓,另开张,干!” |
jiàn bá nǔ zhāng箭拔弩张 |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冯永祥看他们箭拔弩张,形势不妙,赶紧站起来,走到他们当中。” |
jiàn bá nǔ zhāng剑拔弩张 | 弩:古代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张:弓上弦。剑拔出来了;弓拉开了。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也引申形容文艺作品的气势遒劲。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驽张。” |
bá rèn zhāng nǔ拔刃张弩 | 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
nǔ zhāng jiàn bá弩张剑拔 | 比喻雄健。亦作“剑拔弩张”。 | 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
chī zhāng yǐ jù鸱张蚁聚 | 喻指如鸱嚣张,如蚁聚集。 | 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少保伊公神道碑铭》序:“晃之谋主苏涣、骑将王明悦,鸱张蚁聚,皆据厄害。” |
jiǎ hǔ zhāng wēi假虎张威 | 犹言狐假虎威。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忠孝记·欲进谏章>》:“费尽他机智,只是要贪名固位,假虎张威。” |
huāng lǐ huāng zhāng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dà zhāng tà fá大张挞伐 | 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
zhāng mèi chéng yīn张袂成阴 | 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 《晏子春秋·杂下九》:“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zhāng liáng jiè zhù张良借箸 | 张良:西汉时刘邦的谋臣。箸:筷子。张良借(刘邦的)筷子为他筹画指点。比喻出谋划策。 | |
zhōu zhāng wéi huàn诪张为幻 | 诪张:也作“侜张”;欺骗作伪。用欺骗迷惑人。 | 《尚书·无逸》:“民无或胥(与)X张为幻。” |
zhōu zhāng wéi huàn侜张为幻 | 侜张:欺骗作伪。用欺骗迷惑人。 | 《尚书 无逸》:“民无或胥侜张为幻。” |
zhāng sān lǐ sì张三李四 |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百丈恒禅师法嗣》:“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 |
gāng jǔ mù zhāng纲举目张 |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piàn kǒu zhāng shé骗口张舌 | 搬弄口舌。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 |
zhāng guān lǐ dài张冠李戴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yān yán zhāng tiān烟炎张天 | 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 |
zhāng zuǐ jiǎo shé张嘴挢舌 | 犹张口结舌。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重庆道一见了他,也不暇多叙寒暄,便把领事的一番话述了出来。某观察听了,不觉张嘴挢舌。” |
gǎi ér gèng zhāng改而更张 | 同“改弦更张”。 | 《北史·崔鸿传》:“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 |
dōng zhāng xī zhāng东张西张 | 同“东张西望”。 |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
sǐ le zhāng tú fū,bù chī hùn máo zhū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 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 |
zhāng wáng zhào lǐ张王赵李 |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 |
mù dèng kǒu zhāng目瞪口张 | 同“目瞪口呆”。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江泰登时甩开手,曾文彩目瞪口张地望着他。” |
zhāng méi nǔ yǎn张眉努眼 | 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两边作得来,张眉努眼,大惊小怪。” |
shī zhāng shī zhì失张失智 |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常言‘人贫智短’,他恁地贫困,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 |
chóng zhāng qí gǔ重张旗鼓 | 重:重新;旗鼓:古时作战用的旌旗与战鼓。比喻失败或受挫折后,重新整顿与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8回:“圣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张旗鼓,又复上台。” |
dà zhāng shēng shì大张声势 | 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 《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这突然的袭击使我张徨失措。” |
shuǐ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东西,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 |
shén sè zhāng huáng神色张皇 | 张皇:惊慌,慌张。指在紧急的情况下,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失去常态。同“神色仓皇”。 | 清 张春帆《九尾龟》第七十六回:“正在无可奈何,只听得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音,当差的已经回来,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进来,神色张皇,满头流汗。” |
zhāng dà qí shì张大其事 | 张:夸张。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亦作“张皇其事”、“张大其辞(词)”、“张扬其事”。 |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
zhāng dēng jié cǎi张灯结采 | 见“张灯结彩”。 | |
huǒ sǎn zhāng火伞张 | 火伞:比喻烈日;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 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卓午从他火伞张。” |
zhù wǒ zhāng mù助我张目 | 张目:睁大眼睛,比喻张扬气势。比喻得到别人的赞助,声势更加壮大。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墨翟不好伎,何为过朝歌而回车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车之县,想足下助我张目也。” |
láng gù chī zhāng狼顾鸱张 | 如狼凶视,如鸱张翼。形容凶暴,嚣张。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故推立长乐王子攸以续绝业……然群飞未宁,横流且及,皆狼顾鸱张,岳立基趾。”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改弦更张 | 换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变更方针、计划、办法或态度。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
yī lái shēn shǒu,fàn lái zhāng kǒu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 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安公子是自幼娇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 |
qī zuǐ bā zhāng七嘴八张 | 形容人多语杂。 |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八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张皇失错 | 张皇:慌张。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 元·杨景贤《西游记·三官逢盗》:“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错。” |
míng mù zhāng dǎn明目张胆 | 张胆:放大胆量。原来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现在形容干坏事毫无顾忌;公开放肆。 | 《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
zhāng chún zhí zī张唇植髭 | 谓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 | 严复《论中国分党》:“其一则极守旧之人,夙负盛名,为天下所归往,及见西法,不欲有一事为彼所不知不能也,乃举声光化电之粗迹,兵商工艺之末流,毛举糠秕,附会经训,张唇植髭,不自愧汗。” |
mén kě zhāng luó门可张罗 | 见“门可罗雀”。 |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
zhāng dēng guà cǎi张灯挂彩 | 张:挂上;灯:灯笼;彩:彩带。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喜庆的景象。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0回:“老两口坐在张灯挂彩棚下,吃一杯乡党庆寿酒。” |
jiàn què zhāng luó见雀张罗 | 比喻设圈套诱骗。 | 《红梨记·踏月》:“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 |
chī zhāng yú làn鸱张鱼烂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后以“鸱张鱼烂”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 《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
qì yàn xiāo zhāng气焰嚣张 |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 《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
zhǐ lǐ tuī zhāng指李推张 | 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比较》:“临期听比,无指李推张之弊。” |
pū zhāng làng fèi铺张浪费 | 铺张:讲排场。过分地讲究排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
xū zhāng shēng shì虚张声势 |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
zuò zhāng zuò zhì做张做智 | 张:模样;智:灵智。装模作样,故意做出一种姿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回头一看,见丈夫手忙脚乱,做张做智,老大疑惑。” |
huǒ sǎn gāo zhāng火伞高张 |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 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
xiù cái rén qíng bàn zhāng zhǐ秀才人情半张纸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谊。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 | 明·玩花主人《妆楼记·考试》:“自古道:‘秀才人情半张纸’,聊备一杯水酒,和你作别。” |
shī zhāng biàn xuàn诪张变眩 | 犹言诪张为幻。 | 章炳麟《訄书·尊史》:“自《世本》取中以齐量,则诪张变眩皆辐凑于一极,视其书不逾旁行邪上。” |
zhāng yán shè xì张筵设戏 | ||
chēn mù zhāng dǎn瞋目张胆 | 瞋目:瞪大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
wén wǔ zhī dào,yī zhāng yī ch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shī zhāng shī zhì失张失致 | 形容举动慌乱,心神不定。 | 《品花宝鉴》第八回:“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失张失致的道:‘奇怪!’” |
bǐ zhāng bǐ lǐ比张比李 |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
zhāng mèi chéng wéi张袂成帷 | 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 汉·刘向《说苑·奉使》:“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
gāng qiè mù zhāng纲挈目张 | 指撒网时,举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张开。比喻抓住主要环节,以带动其余;或抓住要领,条理分明。同“纲举目张”。 | 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
zhāng huáng qí shì张皇其事 | 把原来的事情夸大。形容言过其实。同“张大其词”。 | 《宋史 张庄传》:“祖道及庄擅兴师旅,启衅邀功,妄言诸蛮效顺,纳款得地。当时柄臣揽为绥抚四夷之功。奏贺行赏,张皇其事。自昔欺君,无大于此。” |
zhāng běn jì mò张本继末 | 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 《宋书·礼志一》:“[《左传》]其书善礼,多膏腴美辞,张本继末,以发明经意,信多奇伟,学者好之。” |
xiù cái rén qíng zhǐ bàn zhāng秀才人情纸半张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意。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 |
zhāng kǒu tǔ shé张口吐舌 | 形容很惊奇的样子。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家张口吐舌,忍气吞声,簇拥翠莲上轿。” |
fū zhāng yáng lì敷张扬厉 | 敷:通“铺”;敷张:铺陈渲染;扬厉:发扬光大。形容过分讲究排场。 |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文之敷张而扬厉者赋之变体。” |
zhāng méi zhāng yǎn张眉张眼 | 惊惶不安的样子。 |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 |
zhāng dēng jié cǎi张灯结彩 | 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喜庆的景象。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9回:“告谕城内居民,尽张灯结彩,庆赏佳节。” |
zhāng dà qí cí张大其词 | 张大:夸大。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 |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 |
dà zhāng qí cí大张其词 | 张:宣扬。大肆宣扬某种说法。 | |
zhāng kǒu diào shé张口掉舌 | 谓发表言论。 | 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讪谤;俯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
zuò zhāng zuò shì做张做势 |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8卷:“梳个纵鬓头儿,着件叩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
nán shān yǒu niǎo,běi shān zhāng luó南山有鸟,北山张罗 | 鸟儿在南山,却到北山去张网捕捉。比喻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 |
níng rán zhāng mù狞髯张目 | 犹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 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曾贼知军门自至,突出欲擒之,狞髯张目,勇气百倍,直呼军门名。” |
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张家长李家短 | 说张家的长,李家的短。比喻与己无关的闲话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
jí zhāng jū zhū急张拘诸 |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 |
zhāng shè bù liè张设布列 | 指陈设安排。 |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
zuò zhāng zuò zhì作张作致 | 张:模样。装模作样,故意做作。 |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23回:“随意看了两三处,也有坐着两三人的,也有三五人的,村村俏俏,作张作致。” |
qī zhāng bā zuǐ七张八嘴 | 同“七嘴八张”。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回:“岳大爷见兄弟们七张八嘴,心中暗想:‘我若不去,众兄弟把我看轻了,只道我没有胆量了。’”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张公吃酒李公颠 |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 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
zhāng yá wǔ zhǎo张牙舞爪 |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解弦更张 |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
shè zhāng jǔ cuò设张举措 | 设:设置;举措:措施。指所采取的主张和措施。 | 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因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既谢辞不许,其所设张举措,必本于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