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èr táo shā sān shì二桃杀三士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shā jī hài hóu杀鸡骇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shā jī chī hóu杀鸡哧猴见“杀鸡骇猴”。
shā jī jǐng hóu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七章:“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难堪。”
juān cán qù shā捐残去杀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东汉·班固《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shā huí mǎ qiāng杀回马枪比喻出其不意的回头一击。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七连给他来了这么个回马枪,他却委实恼怒了。”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国人皆曰可杀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shā dí zhì guǒ杀敌致果致:使得到;果:果敢除敌。勇敢杀敌,建立战功。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shā shǒu jiǎn杀手锏喻指取胜的绝招。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shā wēi bàng杀威棒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部。借指灭人威风的工具或手段。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先皇太祖武德皇帝圣旨事例,但凡新入流配的人,须先吃一百杀威棒。”
shā jī xià hóu杀鸡吓猴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shā yī lì bǎi杀一利百见“杀一砺百”。《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shā rén bù jiàn xuè杀人不见血杀了人不露一点痕迹。形容害人的手段非常阴险毒辣。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李林甫混名叫做李猫儿,平昔不知坏了多少大臣,乃是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
qù shā shèng cán去杀胜残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梁书·武帝纪》:“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
qì shā zhōng kuí气杀钟馗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鲁迅《离婚》:“他们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都像个‘气杀钟馗’。”
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走杀金刚坐杀佛杀:程度深;金刚:佛的侍从力士;佛: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比喻劳逸苦乐不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1回:“不然,头里就赖他那两个,正是‘走杀金刚坐杀佛。’”
shā rén bù zhǎ yǎn杀人不眨眼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zhuō zéi jiàn zāng,shā rén jiàn shāng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shā shēng hài mìng杀生害命杀害生命。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我想这做屠户的,虽是杀生害命,还强以俺做吏人的瞒心昧己,欺无害人也。”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zì yá shā rén眦睚杀人眦:眼角;睚:眼眶。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宋·王谠《唐语林·政事》:“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shā rén rú má杀人如麻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形容杀人极多。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shēng shā yǔ duó生杀予夺生:让人活;杀:把人处死;予:给予;赏赐;夺:剥夺;处罚。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周礼 春官 内史》:“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士可杀不可辱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shā rén xū jiàn xiě,jiù rén xū jiù chè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杀人必须要看到流血,救人必须彻底。比喻做事要认真彻底。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kě shā bù kě rǔ可杀不可辱辱:侮辱。可以牺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严。《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shā shēn jiù guó杀身救国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bù jiào ér shā不教而杀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不教而杀谓之虐。”
shā rén yíng yě杀人盈野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形容杀人极多。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yì xíng yì shā义刑义杀适当的刑罚与死刑。《尚书·康诰》:“用其义刑义杀。”
shā shēn bào guó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shā rén yuè huò杀人越货杀害人命;抢夺财物。指匪盗行径。《尚书 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shā jī qǔ dàn杀鸡取蛋比喻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久的利益。亦作“杀鸡取卵”。李云德《沸腾的群山》:“日本人为了掠夺富矿,采用杀鸡取蛋的办法,到处乱采乱掘。”
shā jī wéi shǔ杀鸡为黍谓殷勤款待宾客。春秋·鲁·孔丘《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shā jī mǒ bó杀鸡抹脖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
shā jī chě bó杀鸡扯脖形容心里着急、发誓、赌咒的神态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跪在地上,杀鸡扯脖,口里姐姐长姐姐短。”
shā jī chuī shǔ杀鸡炊黍黍:黍子,小米。杀鸡作黍饭。指盛情款待宾客。《魏略》:“豫为杀鸡炊黍,送诣至陌头。”
shēng shā yǔ duó生杀与夺生:叫人活;杀:叫人死;与:赏赐;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通典·职官》:“《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爵禄废置,生杀与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
shā rén jié cái杀人劫财害人性命,抢人财物。指盗匪的行为。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及海洋大盗,出没彭湖,杀人劫财,不知坏了多少人的性命。”
àn cáng shā jī暗藏杀机隐藏杀人的念头。比喻潜在危险。
shèng cán qù shā胜残去杀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也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汉书·李广传》:“夫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
shā shēng zhī bǐng杀生之柄杀:杀戮;生:生存;柄:权力。执掌生死大权。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涂,权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术。”
zì xiāng cán shā自相残杀自己人互相杀害。残:伤害。《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gé shā wú lùn格杀无论见“格杀勿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shā qì téng téng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gǎn kǎi shā shēn感慨杀身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shā rén rú jiè杀人如芥芥:小草。杀人像割草。形容杀人不当一回事。清·洪昇《长生殿·剿寇》:“不断征云叆叆,鬼哭神号,到处里染腥风,杀人如芥。”
pò jūn shā jiāng破军杀将①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②攻破敌军,杀死敌将。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昔者,齐人伐楚,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bù fēng bù shā不丰不杀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kàn shā wèi jiè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晋书·卫玠传》:“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
shā shēn chéng míng杀身成名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pū shā cǐ lǎo扑杀此獠扑杀:打死;獠:古时骂人的话。打死这个坏家伙。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zhǎn jìn shā jué斩尽杀绝斩:砍断;尽、绝:完。全部杀掉;一个也不留。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将秦国二将活挟将来了,将众兵斩尽杀绝也。”
shā rén cháng mìng,qiàn zhài huán qián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偿:偿还。杀人者须抵命,欠债者要还钱。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shā shēn chéng yì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cùn tiě shā rén寸铁杀人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
yǐ zì yá shā rén以眦睚杀人眦:眼眶;睚:眼边;睚眦:瞪眼睛发怒,指极小的仇恨。因为小小的事杀了人。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
huǐ chē shā mǎ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gé shā fú lùn格杀弗论见“格杀勿论”。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jiān lǔ shāo shā奸掳烧杀奸淫妇女,抢劫财物,杀人放火。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wǔ huā shā mǎ五花杀马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shā jī qǔ luǎn杀鸡取卵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shā shēn chéng rén杀身成仁身:自己;杀身:舍生;成:成全;成就;仁:仁德;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原指牺牲生命;成全仁德。后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牺牲。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zēng shēn shā rén曾参杀人比喻流言可畏。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gài mǐ tún è shā戤米囤饿杀戤:依靠;囤:盛粮食的器物。依着米囤挨饿。比喻守财自苦。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徒然守着他,救不得饥饿。真是戤米囤饿杀了。”
jiè dāo shā rén借刀杀人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gǎn jìn shā jué赶尽杀绝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dà shā fēng jǐng大杀风景破坏兴致的意思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shā rén fàng huǒ杀人放火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元 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shài yī suō shí杀衣缩食犹节衣缩食。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丧。”
fù jūn shā jiāng覆军杀将覆:消灭。消灭军队,杀死大将。战国·齐·孙膑《孙膑兵法·月战》:“故战之道,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有得将卒而不得舍者,有得舍而不得军者,有覆军杀将者。”
shēng shā zhī quán生杀之权生:叫人活;杀:叫人死。操纵着叫人生或死的权力。形容权力很大。汉·荀悦《汉纪》第28卷:“况郭解之论,以匹夫之细,窃生杀之权,罪已不容于诛矣。”
shā rén miè kǒu杀人灭口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
shā rén rú yì杀人如蓺见“杀人如麻”。《新唐书·黄巢传》:“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
kū tāi shā yāo刳胎杀夭同“刳胎焚夭”。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
shā fēng jǐng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宋 晏殊《煮茶》诗:“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zēng zǐ shā zhì曾子杀彘彘:猪。指教育孩子说实话,要以身作则。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shā shēn zhī huò杀身之祸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shā yī jǐng bǎi杀一儆百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shā shēng zhī quán杀生之权杀:杀戮;生:生存。执掌生死大权。东汉·班固《汉书·游侠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yǐ shā qù shā以杀去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
xiè mò shā lǘ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
shā shēng yǔ duó杀生与夺杀:叫人死;生:叫人活;与:给予;夺:剥夺。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贵贱杀生与夺,一也。”
shā qī qiú jiàng杀妻求将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shā yī lì bǎi杀一砺百犹言杀一儆百。《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砺百,以清王化。”
shā mǎ huǐ chē杀马毁车《后汉书 周燮传》:“扞冯良呴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后以“杀马毁车”喻弃官归隐。《后汉书·周燮传》:“[冯良]年三十,为尉从佐。奉檄迎督邮,即路慨然,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裂衣冠,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shā zhì jiào zǐ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shā rén bù yòng dāo杀人不用刀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
gé shā wù lùn格杀勿论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jiè jiàn shā rén借剑杀人见“借刀杀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hù xiāng cán shā互相残杀彼此之间互相残酷地厮杀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天下之人,互相残杀。”
zhū jìn shā jué诛尽杀绝杀得一个不留。诛:斩。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yǔ duó shēng shā予夺生杀《周礼·天官、大宰》的“八柄”中有予、夺、生、诛(责备)等权力。后因以“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赏罚生死大权。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
shā rén rú hāo杀人如蒿见“杀人如麻”。宋·苏轼《朱亥墓志》:“世之勇夫,杀人如蒿,及其所难,或失其刀。”
shì shā chéng xìng嗜杀成性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fēng shā suí shí丰杀随时丰:增加;杀:减少。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晋书·礼志》:“礼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yī bǐ mǒ shā一笔抹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明 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yún duān lǐ kàn sī shā云端里看厮杀厮:互相。站在天空的云里看下面的人互相砍杀。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
chūn shēng qiū shā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唐 白居易《贺杀贼表》:“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君临八表,子育群生,合天覆地载之德,顺春生秋杀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