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嗟悔亡及嗟悔亡及的意思
jiēhuǐwáng

嗟悔亡及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嗟:感叹,叹息;亡及:来不及。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晁错传》:“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矣。”


基础信息

拼音jiē huǐ wáng jí

注音ㄐ一ㄝ ㄏㄨㄟˇ ㄨㄤˊ ㄐ一ˊ

感情嗟悔亡及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后悔不及。

近义词悔之晚矣后悔不及

英语be too late for regrets and lamentation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嗟悔亡及的意思解释、嗟悔亡及是什么意思由旧词语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三户亡秦三户:几户人家;亡:灭。虽只几户人家,也能灭掉秦国。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胜信心。
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规。
不可企及企:踮起脚跟向前望;引申为盼望;及:达到;企及:希望达到。形容远远赶不上。
丧胆亡魂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临危自悔悔:懊悔。遇到危难时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坚定。
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九死不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九死未悔九:表示极多。纵然死很多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
亡不待夕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亡不旋跬犹亡不旋踵。
亡不旋踵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亡可奈何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亡命之徒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亡国之器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之社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亡国大夫《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亡国奴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国破家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亡国败家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亡在旦夕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亡猿灾木见“亡猿祸木”。
亡猿祸木《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于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亡矢遗镞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